[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39060.X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4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娟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3/12;B02C4/10;B02C4/30;B02C4/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药液 混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箱本体、研磨箱、挡板、安装架和进料管,所述混合箱本体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腿,且混合箱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上表面合页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把手,且第一密封盖的上表面套接有第一进料斗,所述研磨箱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架,且研磨箱和支撑架与混合箱本体固定,所述研磨箱的内壁固定有挡板,且研磨箱的内部底端嵌入固定有研磨板,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碾轮,且碾轮与研磨板贴合,所述进料管连通在研磨箱的一侧外端面对应研磨板上方的位置,且进料管与混合箱本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便于研磨中药材后再进行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液可能需要多种药液混合。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208894110U,CN110449073A等公开的类似的中药液混合设备,它们都包括混合箱、搅拌组件、转动台、放置槽,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本发明通过将装有药液容器等放置到放置槽中,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轴和转动台转动,放置槽绕圆周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作用自转。
现有技术中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的缺点不足:现如今的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仅能将药液混合,但是很多中药材需要先研磨成粉后再进行混合,就需要准备多种装置,成本较高,且浪费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具备便于研磨中药材后再进行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如今的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仅能将药液混合,但是很多中药材需要先研磨成粉后再进行混合,就需要准备多种装置,成本较高,且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箱本体、研磨箱、挡板、安装架和进料管,所述混合箱本体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腿,且混合箱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上表面合页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研磨箱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架,且研磨箱和支撑架与混合箱本体固定,所述研磨箱的内壁固定有挡板,且研磨箱的内部底端嵌入固定有研磨板,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碾轮,且碾轮与研磨板贴合,所述进料管连通在研磨箱的一侧外端面对应研磨板上方的位置,且进料管与混合箱本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把手,且第一密封盖的上表面套接有第一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混合箱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侧外端面固定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混合箱本体的一侧外端面开设有取料口,且取料口的一侧外端面合页连接有取料门,取料门的一侧外端面固定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料口,且第二进料口的上表面合页连接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把手,且第二密封盖的上表面套接有第二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混合箱本体的前表面嵌入固定有观察窗,且观察窗采用透明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娟,未经刘艳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9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方便实用的环保双层保温三通盒
- 下一篇:一种玻璃仪器干燥存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