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超声科检查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9025.8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褚洁;杨高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洁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超声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超声科检查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转杆;通过床体和床板的设置,达到了便于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壳体、竖板、连接转杆、第一齿轮、伺服电机第二齿轮和输送带的设置,达到了能够在患者平躺于床板的表面进行检查时,便于超声医生将患者的左右及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不需要患者自行调整,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于行动不便或交流困难的病人,体位移动困难的问题,且更有甚者,例如脊柱损伤的病人,强行移动体位,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再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超声检查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超声科检查床。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科在检查病人时使用的诊疗床为普通床,在检查过程中,医生经常会因检查项目和病人身体条件的不同,从而要求病人进行相关体位移动,这样的体位移动,会影响超声医师正常的工作效率;对于行动不便或交流困难的病人,也会有很大的难度,更有甚者,例如脊柱损伤的病人,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再次损伤,且更有甚者,例如脊柱损伤的病人,强行移动体位,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再次损伤,为此,提出一种可移动超声科检查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超声科检查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超声科检查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内腔的两侧均有固定连接的床板,所述床体的底部有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均有固定连接的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设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贯穿壳体并通过壳体的内腔,两个所述连接转杆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一齿轮,分别放置在连接转杆的前后两端,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均套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通过床体与床板的间隙套设与床板的表面。
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第一步优选的: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专利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滚轮,可使床体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电动滚轮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专利本技术方案的第二步优选的:所述床体左侧中间表面安装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滚轮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专利本技术方案的第三步优选的:所述床板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与输送带的内表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床体和床板的设置,达到了便于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壳体、竖板、连接转杆、第一齿轮、伺服电机第二齿轮和输送带和转动辊的设置,达到了当病人平躺于输送带表面接受超声检查时,便于医护人员将患者进行左右及前后的位置调整,不需要患者自行调整,从而解决了行动不便或交流困难的病人自行体位移动的问题,更解决了脊柱损伤的病人,因体位移动造成再次损伤,且更有甚者,例如脊柱损伤的病人,强行移动体位,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再次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滑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转动辊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洁,未经褚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9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敷用时间控制的药袋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样本冷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