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8597.4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65 | 分类号: | A61G7/06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110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式 防滑 减压 体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切口,所述侧切口将体位垫本体的两侧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所述侧切口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组合枕,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圆形孔、体位垫15°角的设置,利用体位垫本体的上端面的15°倾斜角,使体位垫本体形成了上薄下厚的结构,“上薄”处贴合腰部,腰部不会悬空,减轻腰部疼痛感;“下厚”处解决臀部长期受压和斜躺下滑的问题,符合人体生理曲线,配合圆形孔对骶骨的架空设计,大大增强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位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
背景技术
目前ICU病房内,除了特殊疾病需要采取特殊体位的患者,其他大多数体位患者均为遵医嘱抬高床头40°,即半卧位。但半卧位这个医嘱执行的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护士怕患者骶尾压红;第二、患者半卧位时容易下滑,增加护士工作强度。当患者半卧位时,骶尾部压力最大,超过70mmHg,当骶尾部受压超过2个小时,即可造成不可逆的细胞变化及组织损害,选择合适患者的支撑用具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至关重要。
目前ICU监护病房的病床通过配备气垫和棉垫,保证患者躺卧时的舒适度,但是现有的体位垫无法减轻患者骶尾的压力,患者长时间的躺卧,容易造成骶尾损伤,此外,现有的体位垫无法对患者侧卧时提供支撑力,需要通过护士定期协助病人进行翻身,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体位垫易对患者骶骨造成压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切口,所述侧切口将体位垫本体的两侧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所述侧切口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组合枕,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体位垫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度记忆海绵,所述高强度记忆海绵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防水无纺布,所述透气防水无纺布的上端面设置有棉质敷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角度为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组合枕为三棱柱状,且斜面与底面之间的角度为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组合枕的下端面设置有插接柱,所述侧切口的下层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插接柱与连接孔插接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圆形孔、体位垫15°角的设置,利用体位垫本体的上端面的15°倾斜角,使体位垫本体形成了上薄下厚的结构,“上薄”处贴合腰部,腰部不会悬空,减轻腰部疼痛感;“下厚”处解决臀部长期受压和斜躺下滑的问题,符合人体生理曲线,配合圆形孔对骶骨的架空设计,大大增强了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组合枕、侧切口的设置,患者侧卧时,将侧切口的上层折叠掀起,将组合枕下端面的插接柱与连接孔进行插接连接,组合枕的斜面对侧切口上层形成30°角的支撑,组合枕的三角形斜面设计吻合人体侧卧时的姿势,不易移位,并能够减少单位面积内的局部压力,达到既防滑又减压的效果,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协助侧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8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