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8505.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莉;刘玲玉;张才慧;李姝萍;王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1F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痕 防护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具体包括,防护装备,所述防护装备与人体头部皮肤接触的边沿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在头戴式口罩、耳带式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长期与穿戴者皮肤接触,易产生压痕的部位设置柔性缓冲体。柔性缓冲体的材质为材质软、皮肤过敏性弱的水胶体、硅凝胶、压敏胶或凝胶泡棉,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使得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舒适,减少对皮肤的压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
背景技术
自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张张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面部照片让大家看到了白衣天使的辛苦付出,但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压痕更让人为此心疼不已。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医务工作者的脸上压勒出的一道道压痕,有的人面部红肿甚至破溃。专业人士指出,压痕不仅会引发疼痛,还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时间久了难免会引发压疮,轻则充血、水肿,重则引起破溃。因此,如何避免或缓解口罩压疮,成了战“疫”一线医务人员最现实的需求之一。
口罩虽然轻薄,但由于需要严密贴合面部达到防护效果,加之面部轮廓的个体差异,长时间佩戴难免会对颧骨、鼻梁、面颊、耳朵等部位造成压迫。更不用说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使用的与面部更加贴合、气密性更佳的N95口罩和护目镜了。”
按说明书佩戴四小时一般不会造成皮肤损害。但前线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工作往往会超过4小时,这就造成许多照片中看到的面部压痕。早期表现为摘除口罩后局部皮肤凹陷或压痕皮肤充血,但如果同一部位日复一日受压,特别在鼻部、颧部等皮下组织不丰富部位,容易出现皮肤损伤出现皮肤破溃,其主要原因是长时间面部固定位置压力导致局部皮肤血运受损,潮湿环境更加剧这种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特殊时期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造成皮肤压痕,甚至破损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
具体包括,防护装备,所述防护装备与人体头部皮肤接触的边沿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备为耳带式口罩,所述耳带式口罩本体的上部边沿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且位于鼻翼两侧的柔性缓冲体具有凸起,更有利于贴合佩戴者鼻翼部位,同时减小鼻梁部位的负载,所述耳带式口罩的挂绳与佩戴者耳后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柔性缓冲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备为头戴式口罩,所述头戴式口罩本体的上部边沿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且位于鼻翼两侧的柔性缓冲体具有凸起,更有利于贴合佩戴者鼻翼部位,同时减小鼻梁部位的负载,所述头戴式口罩的挂绳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备为护目镜,所述护目镜本体的上下边沿上均设置有柔性缓冲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备为防护服,所述防护服的脸部开口的上半部边沿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护目镜或防护服。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体的材质为水胶体、硅凝胶、压敏胶或凝胶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压痕防护装备,在头戴式口罩、耳带式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长期与穿戴者皮肤接触,易产生压痕的部位设置柔性缓冲体。柔性缓冲体的材质为材质软、皮肤过敏性弱的水胶体、硅凝胶、压敏胶或凝胶泡棉,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使得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舒适,减少对皮肤的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带式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8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型VAV变风量中央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滑减压体位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