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肚脐给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8241.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肚脐 固定 装置 | ||
一种肚脐给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罩,为具有容置空间的碗状结构,一端形成开口部;夹持臂,一端与固定罩外侧铰链连接,另一端沿固定罩延伸到接近开口部位置;弹性部件,固定设置在铰链位置;其中,弹性部件驱动夹持臂的另一端夹在固定罩上。采用如上结构,可以将药物放入固定罩内,然后将固定罩的开口部扣在肚脐位置,通过夹持臂将肚脐周围的皮肤组织夹持住,以实现对固定罩的固定,进而将药物固定密封在肚脐位置,实现肚脐给药。避免了胶贴对皮肤组织的刺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肚脐给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肚脐眼内凹,是个浅洞,周围是柔软的皮肤组织。很多中草药制剂都可通过肚脐部位的外敷给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目前肚脐部位的药物固定多采用胶贴固定,即将药物固定在胶贴的中间位置,然后通过胶贴将药物固定在肚脐的位置。然而,这种给药方式由于需要通过胶贴进行固定,胶贴非常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瘙痒,水泡等不适症状。同时,肚脐给药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胶贴上的黏着物极易在皮肤上形成残留。另外,有些胶贴并不防水,当使用者洗澡时,非常容易对药物造成污染;如果胶贴采用防水材料,又会使粘贴部位的皮肤无法透气,不利于皮肤的健康。
有鉴于此,亟需一种肚脐给药固定装置,可以在实现肚脐给药的同时,消除胶贴对皮肤组织的刺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肚脐给药固定装置,以能在肚脐给药的同时,消除胶贴对皮肤组织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肚脐给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罩,为具有容置空间的碗状结构,一端形成开口部;夹持臂,一端与固定罩外侧铰链连接,另一端沿固定罩延伸到接近开口部位置;弹性部件,固定设置在铰链位置;其中,弹性部件驱动夹持臂的另一端夹在固定罩上。
采用如上结构,可以将药物放入固定罩内,然后将固定罩的开口部扣在肚脐位置,通过夹持臂将肚脐周围的皮肤组织夹持住,以实现对固定罩的固定,进而将药物固定密封在肚脐位置,实现肚脐给药。避免了胶贴对皮肤组织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夹持臂为相对设置在固定罩两侧的两个。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两个夹持臂在固定罩两侧相对位置进行夹持,可以提高固定罩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两夹持臂分别与固定罩的外侧铰链连接。
采用如上结构,两夹持臂分别与固定罩外侧铰链连接,可以分开操作量夹持臂,便于对两夹持臂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优选,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罩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两夹持臂的一端与连接轴铰链连接实现所述与固定罩外侧铰链连接。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连接杆实现夹持臂与固定罩的铰链连接,增加了夹持臂与固定罩之间的空间,可以夹持住更多的皮肤组织,提高固定罩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绕设在连接轴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夹持臂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夹持臂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弹簧片。
采用如上结构,提供了两种弹性部件的具体结构,有助于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固定罩的外侧靠近开口部位置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沿环状凹槽向两侧延伸形成夹持端;其中夹持端夹持在凹槽内与凹槽相适配。
采用如上结构,可以将更多的皮肤组织夹持在凹槽内,从而提高了夹持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夹持端朝向凹槽一侧设置有硅胶制成的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钰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8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髋臼杯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挖坑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