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筋边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7179.3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发军;李宇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筋边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叠合板组合模具,特别是一种出筋边模,其包括上组件(8)和下组件(9),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可拆卸连接成一体,且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预留通长的出筋槽(10)。所述出筋槽穿插钢筋后用橡胶条密封。所述上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组件由PP板材制成。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且脱模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叠合板模具,特别是一种出筋边模。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叠合板有如下特点:
1、叠合板拆分形式多样,比如,叠合板通常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单向板中又分密拼和现浇结合两种模式,单向板密拼和现浇结合模式又分直边、倒角边、斜切角边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2、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大,叠合板数量多,且每层差异大,变化多样,导致叠合板尺寸多样;
3、所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标准层和闷顶层由于载荷和开间的差异,导致叠合板的数量急剧增加,差异性极大。
由于以上三点原因,预制叠合板模具基本为定制式的钢模(出筋边模根据叠合板的出筋规律定制,不出筋边模根据叠合板的拆分结构形式定制),因而叠合板模具的通用性极低,且改制成本高,无法实现快速换模,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预制叠合板模具通用性低、脱模难、换模慢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预制叠合板模具通用性,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出筋边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出筋边模,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可拆卸连接成一体,且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预留通长的出筋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筋边模设计为由上组件和下组件组合而成,使得脱模时,只需将上组件拆掉就可完成出筋边模的拆模,因而大大提高了脱模速度。另外,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设置通长的出筋槽,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应不同叠合板构件的生产,增强了出筋边模的通用性。
为避免出筋边模的出筋槽漏浆,所述出筋槽穿插钢筋后用橡胶条密封,优选为自粘橡胶条。
具体而言,所述上组件的下表面安装上橡胶条,所述下组件的上表面安装下橡胶条,且所述上橡胶条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橡胶条的厚度,所述出筋槽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橡胶条和下橡胶条的厚度和,以保证叠合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稳定性,并避免出筋边模漏浆。
为节省成本,提高使用寿命,所述上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组件由PP板材制成,使得出筋边模在相同或不同项目中均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可达200+次。所述金属材料优选为钢铁或铝合金。
一具体实施例为,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上对应设置安装孔,且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通过穿设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紧固成一体。
为便于与其他模具连接,所述上组件的端面设置连接孔。
具体地,所述上组件的侧面设置工作面,且所述工作面为花纹面,以便于叠合板的结合面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出筋边模的长度有3000mm、4200mm、3845mm三种,其他尺寸的出筋边模可通过这三种尺寸的出筋边模连接而得,且本实用新型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设置通长的出筋槽,因而适应于不同规格叠合板构件的生产,通用性可达90%以一上;
2、本实用新型出筋边模采用上组件和下组件组合而成,简化了出筋边模的脱模工序,使出筋边模的脱模效率大幅提高;
3、本实用新型下组件采用PP塑料制成,上组件采用钢模或铝模,在相同或不同项目中均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可达20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7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条粘接机翻转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空调冷凝水利用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