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6577.3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邺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枕套 装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包括支撑装置以及托盘,所述托盘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通过螺栓与托盘顶部固定相连,所述托盘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滚轮,且滚轮通过螺钉与托盘底部相连,所述托盘包括两个第一挡板以及若干个第二挡板,所述两个第一挡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呈闭环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支撑臂,且支撑臂一端开设有通孔,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臂开设的通孔与支撑臂活动相连,且支撑装置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栓。该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有效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汽车后靠背头枕的组装效率,结构紧凑,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家用轿车的销量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轿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在汽车座椅头枕套装配线中,后靠背头枕导套装配通常都是第一个工序,并且需要同时将后靠背两部分一起装配。通常该工序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工件卸下搬运到总输送线上,流入下一工序。劳动强度大且生产节拍长,成为整个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因此,需要一种可节省劳动时间和装配周期,且能够减小劳动强度的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解决了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运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套装设备,包括支撑装置以及托盘,所述托盘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通过螺栓与托盘顶部固定相连,所述托盘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滚轮,且滚轮通过螺钉与托盘底部相连,所述托盘包括两个第一挡板以及若干个第二挡板,所述两个第一挡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呈闭环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支撑臂,且支撑臂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臂开设的通孔与支撑臂活动相连,且支撑装置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包括轴承、第一挡杆以及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一端与第二挡杆一侧固定相连,且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为一体成型,呈L 型结构,所述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成L型结构内侧向上,且第一挡杆另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设于第一挡杆开设的通孔内,且支撑装置通过轴承与第一挡杆相连,所述支撑装置与轴承内侧活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栓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且外壳为内部中空柱形结构,所述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底部设于外壳顶部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且外壳内壁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开设有盲孔,且第二支撑杆顶部设于第一支撑杆底部开设的盲孔内,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通过外壳开设的通孔与第一支撑底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圆柱结构,且外壳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支撑装置通过轴承与第一挡杆相连,且第一挡杆外表面设有橡胶软垫,所述防滑垫和橡胶软垫分别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且外壳内壁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开的螺纹纹路一致,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邺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邺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6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十经脉检测仪器的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