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塌渍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6392.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冉文秀;田艳;郑大川;李凤;谭文荣;袁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文秀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塌渍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塌渍包,包括面层、保温层、配药层、基层、注药嘴和嘴盖,面层边沿缝合于保温层上表面边沿,使面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空间形成药腔,配药层、基层依次自上而下缝合于保温层下表面,注药嘴的一端与面层固定连接并且与药腔连通,注药嘴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嘴盖通过螺纹副盖合于注药嘴外端端口处,基层外表面还粘接有可撕除的防护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注药嘴、嘴盖、防护膜和防渗带,能够减少中药药液的热量散发,保持中药药液活性,防止外界环境病菌污染药液,还能够防止中药药液在使用时扩散,使中药药液能够被病人充分吸收,提升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疗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塌渍包。
背景技术
中药塌渍是将中草药装入布袋内,完全浸泡后蒸煮半小时,热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临床使用较为广泛。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止痛消肿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可运用于妇科,内科,儿科,骨伤科等,在现今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大形势下,此疗法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现有的中药塌渍是将配置好的中药放入药包后煎熟,然后直接湿敷于患处,并辅以红外线灯进行热疗,操作过程繁琐,患者舒适度欠佳,还容易污染患者衣物,同时患者在院外难以自行操作完成敷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塌渍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塌渍包,包括面层、保温层、配药层、基层、注药嘴和嘴盖,所述面层边沿缝合于所述保温层上表面边沿,使所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空间形成药腔,所述配药层、基层依次自上而下缝合于所述保温层下表面,所述注药嘴的一端与所述面层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药腔连通,所述注药嘴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嘴盖通过螺纹副盖合于所述注药嘴外端端口处,所述基层外表面还粘接有可撕除的防护膜。
所述基层是采用棉纱布制成。
所述配药层是采用脱脂棉制成。
所述保温层是采用无纺布制成。
所述面层是采用防水布制成。
所述注药嘴的材质是非金属。
所述注药嘴为圆环体形,其内径大于4mm,其高度大于10mm。
所述基层外表面边沿还粘接有防渗带,防渗带为封闭环形,并且将所述防护膜围绕于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膜撕除,这时,基面上还残留有粘结物,使中药塌渍包能够包覆于病人患处,通过向药腔内注入中药药液,中药药液逐渐渗透至配药层,配药层使中药药液分散开来,再通过基层渗透至病人患处皮肤表面,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减少中药药液的热量散发,使中药药液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被病人吸收,从而提升了治疗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可缩短治疗时间约3-4天,通过设置注药嘴、嘴盖以及防护膜,能够防止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病菌污染药液和基层表面,促使中药药液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通过在基层表面边沿设置防渗带,能够防止中药药液扩散,使中药药液能够被病人患处有效吸收,提升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卫生消毒状况好,临床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着注药嘴轴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中:1-面层,2-保温层,3-配药层,4-基层,5-注药嘴,6-嘴盖,7-药腔,8-防护膜,9-防渗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文秀,未经冉文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6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查井防坠网及检查井防坠装置
- 下一篇:泡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