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屏蔽层搭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4507.4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韩彬;马文聪;阎阔;蔡伯松;陈立霆;周智强;王关海;温东子;贾天阳;刘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91 | 分类号: | H01R13/6591;H01R13/6585;H01R4/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层搭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束屏蔽层搭接装置;在连接器与屏蔽线间加装外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一端与连接器的外壳搭接,外屏蔽层另一端与屏蔽线的屏蔽层搭接;外屏蔽层利用外屏蔽层的编织网的收缩力与连接器紧固;屏蔽线距连接器L1处,将屏蔽线的屏蔽层展开,预留长度L2,形成屏蔽线的屏蔽层展开部分,将屏蔽线的屏蔽层展开部分与外屏蔽层固定;L1数值范围为0mm~100mm;L2数值范围为50mm~100mm;外屏蔽层与连接器紧固处,在外屏蔽层的外部使用胶带半叠式包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线束中屏蔽层在连接器根部断开,造成屏蔽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多个屏蔽线束在连接器上屏蔽连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束屏蔽层搭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娱乐性、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汽车内的电子产品也日益增多,为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需要避免电磁波对其传输电信号进行干扰。目前主要采用屏蔽线来减少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
汽车用屏蔽线通常采用内部线束双绞,外部包裹金属网或铜(铝)箔作为屏蔽层,屏蔽层一端悬空一端接地。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屏蔽线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EMC)特性。
屏蔽线是通过连接器与电子设备连接,起到传输电信号的作用。而屏蔽层到连接器根部往往不能延续下去,造成屏蔽层断开,影响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为解决屏蔽层断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屏蔽层搭接装置来实现屏蔽层与电子设备延续搭接,保证传输的电信号和电子设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专利文献1《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CN102918730A)中公开了一种由编织导体形成的编织屏蔽部件和一种制造编制屏蔽部件的方法,包括编制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束,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编织线的针法,所述线束包括采用采用编制屏蔽部件覆盖的线束。
专利文献2《一种用于屏蔽多股线系统的装置》(CN104577440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多股线系统的装置,包括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包括端子塑壳装配体、屏蔽铁壳、外法兰、内法兰、母端接插件塑壳配合体。
专利文献3《电磁屏蔽件以及线束》(CN104067468A)公开了一种搭载于车辆的线束中屏蔽噪声电磁波的电磁屏蔽件和一种具备该电磁屏蔽件的线束,包括电磁屏蔽件和线束,所述电磁屏蔽件包括金属部分、托架、连接部分,所述线束包括采用该实用新型电磁屏蔽件的线束。
对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的屏蔽结构,其屏蔽结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此外,所述的采用屏蔽结构的线束局限性大,仅能用于一组屏蔽线束(一或多股线束和其外屏蔽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多组屏蔽线束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汽车用屏蔽线通常采用内部线束双绞,外部包裹金属网或铜(铝)箔作为屏蔽层,屏蔽线是通过连接器与电子设备连接,起到传输电信号的作用。而屏蔽层到连接器根部往往不能延续下去,造成屏蔽层断开,影响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为解决屏蔽层断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线束屏蔽层搭接装置来实现屏蔽层与电子设备延续搭接,使屏蔽线到连接器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层,保证传输的电信号和电子设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线束屏蔽层搭接装置,在连接器3与屏蔽线2间加装外屏蔽层1,所述外屏蔽层1一端与连接器3的外壳搭接,所述外屏蔽层1另一端与屏蔽线2的屏蔽层搭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屏蔽层1利用外屏蔽层1的编织网的收缩力与连接器3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4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小区地下智能车库的阻水排水装置
- 下一篇:定型机助剂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