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桥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4220.1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F1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桥墩,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圆柱形的桥墩主体、包裹于桥墩主体的减震体;减震体包括套于桥墩主体的内层圆筒以及套于内层圆筒的外层圆筒;外层圆筒与内层圆筒通过若干外层弹性连接板连接,外层弹性连接板、外层圆筒以及内层圆筒之间的区域作为外层缓冲区填充有减震材料;内层圆筒与桥墩主体之间通过内层弹性连接板连接,内层圆筒、内层弹性连接板以及桥墩主体之间的区域作为内层缓冲区;外层圆筒、内层圆筒、桥墩主体同轴布置,外层弹性连接板、内层弹性连接板均以桥墩主体为中心环向均匀布置。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减震体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大大的提高桥墩的减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桥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进步,各种大型桥梁不断兴建,桥上桥下均留有车辆通道,这大大的提高了车辆的导流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桥下的车辆行驶安全性在较大程度上低于桥上的车辆行驶安全性,原因在于,桥下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桥墩的干扰,很多车辆容易撞击在桥墩上,很多时候车速都较快,导致经常出现车毁人亡的事故发生。为了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目前设计出了防撞击桥墩,其结构是在桥墩接近地面的部分包裹减震体,减震体的外侧面喷涂警示标记。防撞击桥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桥下交通事故的发生,且降低了事故死亡几率。
目前的防撞击桥墩仍然有待改进,一般减震体的不能过软,否则不能起到真正包裹硬质桥墩的作用,因此,一些人建议,增大目前减震体的包裹厚度,虽然这样能进一步的降低事故死亡率,但是却增加了其道路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桥墩,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撞桥墩,包括圆柱形的桥墩主体、包裹于桥墩主体的减震体;
所述减震体包括套于桥墩主体的内层圆筒以及套于内层圆筒的外层圆筒;
所述外层圆筒与所述内层圆筒通过若干外层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所述外层圆筒以及所述内层圆筒之间的区域作为外层缓冲区填充有减震材料;
所述内层圆筒与所述桥墩主体之间通过内层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层圆筒、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以及所述桥墩主体之间的区域作为内层缓冲区;
所述外层圆筒、所述内层圆筒、所述桥墩主体同轴布置,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均以所述桥墩主体为中心环向均匀布置。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车辆撞击于减震体时,大概率的能够产生以桥墩主体为中心的减震扭矩,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间接垂直撞击于减震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减震体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大大的提高桥墩的减震性能,既降低了事故死亡率,也不会增加减震体的道路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圆筒、所述内层圆筒、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均为金属体。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金属材料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做成圆筒型和板状结构,均具有较好的弹性减震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圆筒的筒壁厚度为1cm,所述内层圆筒的筒壁厚度为1.5cm;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有22块,且板厚度为0.5cm;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有26块,且板厚度为0.4c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与所述外层圆筒之间、所述外层弹性连接板与所述内层圆筒之间、所述内层圆筒与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之间均焊接;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通过弧型连接板及螺栓固定于所述桥墩主体,所述弧型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桥墩主体固定连接,其外弧面与所述内层弹性连接板焊接,其内弧面贴合于所述桥墩主体的弧面。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该装配方式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4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涡流检测缺陷定位装置
- 下一篇: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