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3833.3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5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啸雷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2;F04D29/58;F04D29/00;F04D29/6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气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气泵,包括:筒体、风叶盖和点烟器,风叶盖设置在筒体的一侧,筒体内安装有电机,风叶盖内设置有风叶;筒体的底部向内形成有腔室,点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腔室内,腔室的一端与风叶盖的下端面平齐,腔室的另一端与筒体的底部一体连接,腔室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导槽,腔室与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口,导口与导槽连通,点烟器两侧的弹片分别与导口以及导槽滑动配合,导槽上设置有凸起部,弹片抵靠在凸起部上靠近风叶盖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气泵具有点烟器存储功能,点烟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动气泵上,整体结构牢固,能有效地保护点烟器不被损坏,筒体和风叶盖的连接安装更加紧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是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电动气泵是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手动气泵是以人力为动力的气泵,通常通过按压装置不停打气进入使得产生气压。由于电动气泵相对手动气泵更加节省人力,且充气或抽气效果更好,因此电动气泵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使用工具。
电动气泵通常用于充气床的充气和真空储物袋的抽气等场合。现有的电动气泵是由风道壳、设置在风道壳内的风叶、用于带动风叶转动的电机以及连通电源的点烟器构成的,电机设置在一个保护壳内,保护壳上设有散热孔。工作时,通过点烟器连通电源,风叶通过风道壳的吸风口吸入空气并通过风道壳的排风口将加压后的空气排出。然而现有的电动气泵其电机大多通过点烟器连接电源,而电动气泵上未设置有能够存放点烟器的结构或部位,点烟器裸露在外容易导致其在运输过程和存储放置时受到外力挤压损坏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点烟器保护功能、点烟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动气泵上和整体结构牢固的电动气泵,能有效地保护点烟器不被损坏,筒体和风叶盖的连接安装更加紧密。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气泵,包括:筒体、风叶盖和点烟器,所述风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端,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电机,所述风叶盖内设置有风叶,风叶盖能够保护风叶不被损坏,所述筒体用来放置电机进而对电机进行保护,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所述筒体的底部向内形成有腔室,所述点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在所述筒体底部设置的所述腔室不影响电动气泵整体的外观,能够有效保护所述点烟器,所述点烟器的拿取和放置更加方便,避免由于外力造成对所述点烟器的损坏;所述腔室的一端与所述风叶盖的下端面平齐,能够防止外部粉尘落入到所述筒体内影响所述电机的使用,所述腔室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部一体连接,一体连接成型制造的成本较低,且外观更加美观,所述腔室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导槽,方便所述点烟器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腔室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口,所述导口能够对所述点烟器起到引导安装作用,方便所述点烟器的存取,所述导口与所述导槽连通,所述点烟器两侧的弹片分别与所述导口以及所述导槽滑动配合,滑动配合方便所述点烟器的存放和取出,整体的结构简单,所述导槽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弹片抵靠在所述凸起部上靠近所述风叶盖的一侧,所述凸起部用来限位所述点烟器,防止所述点烟器脱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所述点烟器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孔,所述下盖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风叶盖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吸风孔和所述通风孔形成进气通道,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所述进风口、所述吸风孔和所述通风孔形成的所述进气通道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动气泵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和所述通风孔形成出气通道,所述散热孔用来排出所述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保证所述电机的正常使用,另外还与所述通风孔形成出气通道,进一步对所述电机进行散热和实现导通风道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啸雷,未经李啸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3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下一篇:赛车模拟器踏板阻尼改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