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外壳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3096.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羊建军;何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欣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外壳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外壳领域,具体涉及锂电池外壳模具,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至少一个封堵机构,所述下壳体具有容纳锂电池的收容腔,且下壳体上设有通孔;每个封堵机构包括形变部和封堵单元,所述形变部设置于收容腔内且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形变部向收容腔内凹陷,且形变部上设有孔洞,所述封堵单元能封堵通孔,所述收容腔能通过孔洞与下壳体的外部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当锂电池向外凸出时能加速锂电池换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外壳领域,具体涉及锂电池外壳模具。
背景技术
当锂电池在室外使用的时候,比如用于为路灯或航标灯提供电源的时候,为防止水蒸气或灰尘等进入锂电池内部损坏锂电池,通常需要将锂电池密封装于外壳模具内使用。
锂电池使用的过程中会散发热量,但是由于外壳模具是密封的,而且目前常见的外壳模具是由塑料制成的,所以外壳模具的热传递性能比较差。当锂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锂电池内部压力增大的情况,从而导致锂电池向外凸出,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锂电池会增加热量的产生,如果外壳模具继续保持密封,很有可能导致锂电池自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锂电池向外凸出时能加速锂电池换热的外壳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锂电池外壳模具,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至少一个封堵机构,所述下壳体具有容纳锂电池的收容腔,且下壳体上设有通孔;每个封堵机构包括形变部和封堵单元,所述形变部设置于收容腔内且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形变部向收容腔内凹陷,且形变部上设有孔洞,所述封堵单元能封堵通孔,所述收容腔能通过孔洞与下壳体的外部连通。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锂电池在密封的收容腔内使用时,能防止室外的水蒸气或灰尘等进入锂电池内部损坏锂电池;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其向外凸出时,会促使形变部发生形变,从而解除封堵单元对通孔的封堵,使收容腔通过孔洞与下壳体的外部连通,从而使下壳体外部的空气进入收容腔内,对锂电池进行换热,以降低锂电池的温度,从而降低锂电池自燃的可能性;当维修人员在对锂电池进行检修时,先通过观察封堵单元是否封堵住通孔即可直观判断锂电池是否向外凸出,方便进行检修;而且当锂电池放至外壳模具内后,由于收容腔内设置有向收容腔内凹陷的形变部,锂电池不会填满收容腔,外壳模具内留有的富余空间有利于热量散失。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置于下壳体的底部,下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锂电池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收容腔内,所述形变部保持原始状态时,立柱的上端与形变部的顶端齐平。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立柱对锂电池进行支撑,避免形变部在锂电池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单元包括支撑杆和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和形变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封堵板位于下壳体的外侧且能封堵通孔,所述支撑杆位于通孔内,且支撑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锂电池向外凸出时,形变部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杆和封堵板移动,从而解除封堵板对通孔的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单元包括封堵管,所述封堵管与形变部固定连接,所述收容腔通过孔洞与封堵管连通,所述封堵管位于通孔内,且封堵管的直径等于通孔的直径,封堵管的侧壁上设有逸流孔,通孔的侧壁能封堵逸流孔。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锂电池向外凸出时,形变部形变的过程中带动封堵管移动,当通孔的侧壁不再封堵逸流孔时,空气经逸流孔、封堵管和孔洞后进入收容腔内。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支脚,所述支脚位于下壳体的外部。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安装外壳模具时不需要特意在下壳体的底部流出空间,支脚的设置自然留出确保封堵板或封堵管移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上以及下壳体的底部均设有相配合的锁紧孔。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螺杆穿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锁紧孔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锁紧后,螺杆可以对下壳体内的锂电池进行限位,使锂电池与收容腔的侧壁留出富余空间,有利于热量散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欣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欣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3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4G与载波的能效沟通与节能控制终端
- 下一篇:一种新型音乐书桌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