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闸门景观堰坝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660.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宋睿;刘素彦;李敏;叶薇;李绮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8/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闸门 景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闸门景观堰坝,所述堰坝主要由混凝土堰身和双层闸门组成,所述双层闸门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堰身顶部的顶层翻板闸门、堰身冲沙孔闸,在混凝土堰身顶部设置冲砂孔闸启闭设备,在混凝土堰身内设置堰身冲沙闸孔,堰身冲沙闸孔配设所述堰身冲沙孔闸,所述混凝土堰身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监控更加便捷,既能满足堰坝蓄水功能又可兼顾景观生态效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对周边的生态、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闸门的景观堰坝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堰坝设计普遍形式单一,基本均仅在满足防洪前提下起到蓄水、灌溉等作用,并未考虑到景观、冲砂及生态环保需求。而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减排、节能环保,因此在满足防洪安全的使用前提下,有必要采用一种能减少混凝土用量,兼具调节上下游水位、枯水期能保持生态基流、洪水期可提前预泄洪水,并提高生态性、景观性的新型堰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监控更加便捷、既能满足堰坝蓄水功能又可兼顾景观生态效果的双层闸门景观堰坝。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闸门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主要由混凝土堰身和双层闸门组成,所述双层闸门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堰身顶部的顶层翻板闸门、堰身冲沙孔闸,在混凝土堰身顶部设置冲砂孔闸启闭设备,在混凝土堰身内设置堰身冲沙闸孔,堰身冲沙闸孔配设所述堰身冲沙孔闸,所述混凝土堰身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
根据上下游水位差以及上游来水流速决定堰身高度及厚度,混凝土堰身的高度满足枯水期的蓄水高度要求而起到蓄水的作用。
所述翻板闸门的高度对应洪水期的水位,在洪水期能保持高水头景观水位,且成本低易操作,形态美观,相对于相同挡水高度的混凝土堰坝,具有节省投资、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和灵活性强等特点。
所述翻板闸门对山溪性河道暴涨暴落的情况适应性强,可在预测到大洪水来临前,将翻板闸门卧倒打开提前预泄洪水,保证上游一定的洪水容量。
所述混凝土堰身根据下游基流流量和冲砂需要,设置多个冲沙闸孔,可采用“速水攻沙”方法进行水下冲淤,减轻上游河道淤积程度。堰身冲砂闸孔尺寸根据上游河床底高程、上游来砂量、上游河道预泄水量、下游生态基流保证量等确定,冲砂孔闸的开启高度根据堰身顶部的启闭设备进行控制。
堰身设置多个冲沙孔闸,所述堰坝在枯水期能保持可调节的生态基流,为下游流量的保证提供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对传统堰坝进行优化,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监控方便,能够加快施工进程。
2.本堰坝结构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土建工程量,节约环保,对水位差变化较大的山溪性河流上的堰坝运行有良好的应用条件。
3.本堰坝顶部翻板闸门能够保持景观水位,成本低,易操作,形态美观,且溢流时形成优美的瀑布水帘,对生态景观的提升有较好效果。
4.本堰坝堰身设置多个冲沙孔闸可进行水下冲淤,闸孔大小根据上游来砂量进行计算,打开冲砂闸门可对上下游河道的进行清淤维护,减少人工维护成本延长堰坝的使用年限。
5.本堰坝堰身设置多个冲沙孔闸,在枯水期根据流量测算结果,将冲沙闸打开一定的开度,保持可调节的生态基流,可对下游河道的蓄水量保持有积极的作用。
6.本堰坝通过对泥沙、水流的调节能够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治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对周边的生态、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垃圾桶的垃圾袋组件
- 下一篇:一种烧结炉的顶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