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1939.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2 | 分类号: | A44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连接带和驱动机构,设备壳体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开口,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丝杠、第一螺纹套和第一支撑杆,动力源与丝杠传动相连,丝杠具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套套设在第一螺纹段上,且与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螺纹套,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接带的端部,第一支撑杆可随丝杠的转动,第一支撑杆驱动连接带的部分通过开口伸出至设备壳体之外或回缩至设备壳体之内。上述方案能解决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无法较好的适应用户的身体尺寸进而导致用户佩戴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涌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尤为迅速,已经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可穿戴设备通常配置有连接带和设备主体,连接带与设备主体相连,连接带实现整个可穿戴设备的穿戴。但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的长度基于用户的平均身体尺寸进行设计,因此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的长度依据可穿戴设备的型号不同有所差异,但是我们知道,用户的身体尺寸大小各异,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的长度无法较好地适应用户的身体尺寸。
用户只能选择连接带的长度偏长或偏短的可穿戴设备,这会导致用户的佩戴存在不舒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目前的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无法较好的适应用户的身体尺寸进而导致用户佩戴不舒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连接带和驱动机构,所述设备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丝杠、第一螺纹套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动力源与所述丝杠传动相连,所述丝杠具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段上,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带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可随所述丝杠的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杆驱动所述连接带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外或回缩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对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连接带的端部与驱动机构相连,动力源驱动丝杠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螺纹套的移动,最终通过第一支撑杆的转动带动连接带的部分通过开口伸出至设备壳体之外或回缩至设备壳体之内,最终对连接带外露于设备壳体的部分的长度进行调节。由于连接带的长度通过其部分移动实现,因此连接带的长度能够实现无极调速,从而能够较好地调节至适合用户的长度,最终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壳体、110-壳体主体、120-第一附耳、121-导向凹槽、130-第二附耳、
200-连接带、210-柔性段、220-刚性段、221-铰接部、222-导向凸起、
300-驱动机构、310-动力源、320-丝杠、321-第一螺纹段、322-第二螺纹段、330-第一螺纹套、340-第一支撑杆、350-第二螺纹套、360-第二支撑杆、370-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1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