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1485.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韦利金;鲍菊华;梁娟;韦静芳;何世春;韦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雾化器,包括雾化机、雾化杯和面罩,所述雾化杯的底端通过氧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机,其上端通过雾化导管连通所述面罩的输入端,所述雾化导管由软质材料制成,其外可拆卸套设有金属定型软管;所述面罩内设置有环形挡板,且位于所述面罩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面罩的下端连通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面罩的部位位于所述面罩的输入端和所述环形挡板之间,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面罩的一端连通所述雾化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杯和面罩之间设置加长的软质导管,导致雾化效果降低、且液滴易从面罩侧边流出而引起患者不适感以及软质导管易受压迫或弯折而影响导管通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经雾化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液体微粒,通过自然呼吸经呼吸道吸入到达并分布于肺部,从而达到气道内给药的作用。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有超声雾化和气流喷射雾化(包括压缩空气和氧气喷射),其中后者较为常用。气流喷射雾化吸入装置操作简便,雾化颗粒大小适应,成为医院和家庭常用的雾化方式,其原理在于通过一定压力的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因此,气流喷射雾化的进气口被设计在雾化器药杯的底端,以便在药杯中液体量不断减少时仍可有效制造雾化颗粒。
普通的雾化吸入器其雾化杯和面罩之间为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需使雾化杯保持直立的状态,因此使用时患者不能躺下,针对于只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现有技术公开了在面罩和雾化杯之间设置加长的软质导管的技术方案,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雾化后形成的细小药物液滴在加长的导管内相互碰撞而形成粒径更大的液滴,降低了雾化效果,且不断汇聚的液滴易从面罩侧边流出而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另外,加长的软质导管易受压迫或弯折而影响导管通气,降低给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雾化器,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杯和面罩之间设置加长的软质导管,导致雾化效果降低、且液滴易从面罩侧边流出而引起患者不适感以及软质导管易受压迫或弯折而影响导管通气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雾化器,包括雾化机、雾化杯和面罩,所述雾化杯的底端通过氧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机,其上端通过雾化导管连通所述面罩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导管由软质材料制成,其外可拆卸套设有金属定型软管;所述面罩内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外边缘与所述面罩的内壁无间隙连接,且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面罩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面罩的下端连通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面罩的部位位于所述面罩的输入端和所述环形挡板之间,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面罩的一端连通所述雾化杯。
优选的,所述雾化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可拆卸盖合于所述杯体的杯口上,所述杯体的底端通过氧气管连接所述雾化机,所述杯体的杯壁上端连通所述雾化导管。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挂钩和挂绳。
优选的,所述雾化杯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雾化杯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雾化导管长为18-22cm。
优选的,所述面罩上设置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面罩的部位靠近所述面罩与所述环形挡板的交汇处。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雾化导管的长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中医医院,未经柳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