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流式防回流静脉留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30375.8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熙园;杨胜碧;陶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熙园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山湖区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流式防 回流 静脉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流式防回流静脉留置针,套管通过单向导通机构与本体连通;所述单向导通机构包括:弹性膜腔,所述弹性膜腔包括第一腔体和弹性膜,第一腔体两端分别连通套管和本体,第一腔体和本体的连通口通过第一腔体贯通到套管中,第一腔体内设有隔断第一腔体前后开口的弹性膜;单向导通腔,单向导通腔与弹性膜腔并联,单向导通腔的导通方向为本体到套管方向。以解决现有技术血液在不进行输液的过程中易回流到套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流式防回流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其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以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在临床上得以普遍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核心组成部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本体两端开口,本体侧壁连通分叉管;套管,所述套管与本体左端开口连通;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将本体右端开口封闭;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穿过密封塞后插入套管中,穿刺针长度大于套管长度。使用时,将套管和穿刺针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穿刺针,将套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但现有留置针套管的端部均为开口,无闭合的功能,仅依靠护士封管时在套管内形成正压,使得人体静脉血管内的血液不会倒流,但人工患者静脉血压过大或者护士操作不当,在不进行输液的过程中易造成静脉血回流,回流的静脉血在留置针内形成小块血栓,进而造成留置针的堵塞,使液体不能顺畅的流动,同时在输液时易将小块血栓带入到血液中,进而形成血栓,对身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流式防回流静脉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流式防回流静脉留置针,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本体两端开口,本体侧壁连通分叉管;
套管,所述套管与本体左端开口连通;
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将本体右端开口封闭;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穿过密封塞后插入套管中,穿刺针长度大于套管长度;
所述套管通过单向导通机构与本体连通;
所述单向导通机构包括:
弹性膜腔,所述弹性膜腔包括第一腔体和弹性膜,第一腔体两端分别连通套管和本体,第一腔体和本体的连通口通过第一腔体贯通到套管中,第一腔体内设有隔断第一腔体前后开口的弹性膜;
单向导通腔,单向导通腔与弹性膜腔并联,单向导通腔的导通方向为本体到套管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导通腔包括:
第二腔体;
固定挡块,所述固定挡块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隔断第二腔体前后的开口,固定挡块中部开有第一流通孔,第一流通孔位于套管的一侧的内表面为圆台形,圆台形靠近固定挡块表面一侧的直径大于靠近固定挡块内部的直径;
活动塞,所述活动塞活动安装在第二腔体内,活动塞位于固定挡块靠近套管的一侧,活动塞靠近固定挡块的侧面中部设有与所述圆台形相匹配的圆锥体,圆锥体以外的活动塞上设有连通套管和本体的第二流通孔;
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连接在圆锥体端部,弹性绳另一端连接第二腔体内靠近本体的墙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导通腔还包括:
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铺设在所述圆台形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导通腔还包括:
导孔,所述导孔开设在活动塞靠近套管一侧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熙园,未经杨熙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0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骨科康复用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