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水上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9366.7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甘依明;张宏宏;屈虹;曲景浩;祝捷;孙静娟;杨婕;杨国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依明 |
主分类号: | B64C25/56 | 分类号: | B64C2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710051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水上 起落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水上起落架,包括延长杆、立柱、支撑杆、支撑平台和气囊,延长杆水平设置于无人机的驱动电机支撑臂的端部,立柱的上端与无人机的驱动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延长杆的远端固定连接,立柱的下端和支撑杆的下端均与支撑平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气囊设置于支撑平台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立柱和支撑杆,能够在无人机不需要水面升降时方便拆卸水上起落架,且立柱和支撑杆采用转轴连接方式,使得立柱、支撑杆和支撑平台能够便于携带,不占用空间,此外,气囊可以充放气,也能够便于携带,不占用空间,使用时,安装于无人机每个驱动电机下端即可,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水上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现有技术中,对于民用无人机而言,有时候需要拍摄水面镜头或在水面上低空拍摄,以取景,但如果采用船只,则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无人机在水面上进行升降,现有无人机在水面上升降较为麻烦,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人机水上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延长杆、立柱、支撑杆、支撑平台和气囊,所述延长杆水平设置于无人机的驱动电机支撑臂的端部,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无人机的驱动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延长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和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面。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的上端和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采用可拆卸连接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的下端和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阀门。
优选的,所述充放气阀门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贯穿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气囊相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人机水上起落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立柱和支撑杆,能够在无人机不需要水面升降时方便拆卸水上起落架,且立柱和支撑杆采用转轴连接方式,使得立柱、支撑杆和支撑平台能够便于携带,不占用空间,此外,气囊可以充放气,也能够便于携带,不占用空间,使用时,安装于无人机每个驱动电机下端即可,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2-延长杆、3-立柱、4-支撑杆、5-支撑平台、6-气囊、7-充放气阀门、8-可拆卸连接螺栓、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延长杆2、立柱3、支撑杆4、支撑平台5和气囊6,所述延长杆2水平设置于无人机1的驱动电机支撑臂的端部,所述立柱3的上端与所述无人机1的驱动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与所述延长杆2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的下端和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撑平台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6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5的下端面。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3的上端和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均采用可拆卸连接螺栓8可拆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依明,未经甘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9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铜排自动插片机
- 下一篇:一种卧式刮刀离心机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