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用石灰在线筛分加料及粉末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9136.0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飞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石灰 在线 筛分 料及 粉末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用石灰在线筛分加料及粉末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高位料仓、筛分装置、块料加料装置、粉末回收装置、转炉及钢包,所述高位料仓与筛分装置的进料口对应,且位于筛分装置的上方,所述筛分装置的出料口具有块料出口和粉末出口,所述块料出口连接至块料加料装置,所述粉末出口连接至粉末回收装置,所述块料加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转炉,所述粉末回收装置连接至所述钢包。该实用新型将收集的石灰粉末作为钢包顶渣料进行就地循环利用,简化了石灰粉末循环利用工艺流程,且整个过程都在密闭的空间进行,避免了石灰粉末转运过程中的扬尘,减少了转运过程中的消耗,有利于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副产品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用石灰在线筛分加料及粉末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工序需要加入大量活性石灰、白云石、烧结矿、萤石等散状物料用于造渣以及冷却操作。这些散料物料尤其是活性石灰本身强度不高,在其运输、储存、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破碎,造成物料粒径发生变化,产生一定粉末。这些粉末在加入到转炉后,由于其质量较轻,同时受到炉内炽热气流和一次除尘系统负压抽吸作用的影响,往往被炉内烟气气流带走进入除尘系统,造成物料实际利用率降低,原料消耗成本上升,而被带走的粉末不能实际参与钢水化学反应,铁水中的硫磷等有害元素得不到有效去除,从而导致钢水成分不稳定,冶炼过程难以准确控制。此外,这些粉末在除尘系统内容易结垢硬化,堵塞喷嘴,对除尘系统长期有效运行不利。
目前通常在炼钢车间附近皮带机转运站设置石灰筛分装置,分离出的石灰粉末通过槽罐车或者气力输送到烧结厂作为烧结原料配料。由于石灰粉末需要频繁转运,且转运过程中石灰粉末损耗及扬灰现象比较严重,污染环境,增加处理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用石灰在线筛分加料及粉末循环利用系统,旨在用于解决转炉加料时物料损失问题和石灰粉末在循环利用时由于倒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耗能等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用石灰在线筛分加料及粉末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高位料仓、筛分装置、块料加料装置、粉末回收装置、转炉及钢包,所述高位料仓与筛分装置的进料口对应,且位于筛分装置的上方,所述筛分装置的出料口具有块料出口和粉末出口,所述块料出口连接至块料加料装置,所述粉末出口连接至粉末回收装置,所述块料加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转炉,所述粉末回收装置连接至所述钢包。
进一步的,所述粉末回收装置包括粉末称量斗、第一气动插板阀和返料溜管,所述粉末称量斗的进料口与所述筛分装置的粉末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插板阀设置在粉末称量斗底部出料口处,用于开合所述粉末称量斗的出料口,所述返料溜管一端连接粉末称量斗的出料口,另一端抵近钢包。
进一步的,所述粉末称量斗具有可对其内收集的石灰粉末进行动态称重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返料溜管包括返料固定溜管和返料旋转溜管,所述返料固定溜管端部与粉末称量斗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返料固定溜管和返料旋转溜管之间采用软连接,所述返料旋转溜管通过电机旋转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分仓,所述筛分仓顶部的进料口与高位料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块料出口位于筛分仓底部,所述筛分仓内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由所述筛分仓的顶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振动板正下方设有粉末收集斗,所述粉末出口位于粉末收集斗底部,且所述粉末出口通过粉末溜管与所述粉末回收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筛分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筛分仓的内壁留有供块料掉落至块料出口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块料加料装置包括块料称量斗、第二气动插板阀和加料溜管,所述块料称量斗的进料口与所述筛分装置的块料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插板阀设置在块料称量斗底部出料口处,用于开合所述块料称量斗的出料口,所述加料溜管一端连接块料称量斗的出料口,另一端与转炉上方的汽化冷却烟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9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监测体温的校服
- 下一篇:一种空调外装饰亚克力面板吸塑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