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凝血的血样标本置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7539.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雪丽;黄小桔;杜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雪丽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B0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黎华艳 |
地址: | 53029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血 血样 标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凝血的血样标本置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盖、摇匀装置、除盖块。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摇匀装置,医护人员只需将采集好的装有血液标本的真空采血管放置在摇匀装置的凹槽中,摆动左连接轴与右连接轴,真空采血管随着置物体的左右摆动,使得采集的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防止了采集的血样标本的凝结。本实用新型的摇匀装置的凹槽内侧贴有海绵,使得真空采血管在摇匀或搬运过程中,减少磕碰与响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专门的凹槽放置真空采血管,使得采血管的摆放整齐,便于拿取。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除盖块能快速简便的去除真空采血管的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凝血的血样标本置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采集血液标本一般采用的是真空采血管,医护人员先对真空采血管贴上对应采集者的信息标签,核对无误后进行血液采集,采集完毕后的真空采血管集中放置普通的血标本架或泡沫架中,等待检验人员送去检测室检测。真空采血管的内壁上有抗凝剂,采集血液后需要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摇晃没事的抗凝剂与采集的血液进行混合,放置血液凝结,影响检测。如遇到采集者人数多的时候,医护工作人员不但要进行抽血工作还要进行摇匀,加大了工作量,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防止血样标本没有及时进行摇匀而产生凝血,需要构建一种基础设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凝血的血样标本置物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凝血的血样标本置物装置,包括盒体、盒盖和折页,所述盒体通过折页与盒盖连接;还包括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置物体、左连接轴、右连接轴,所述置物体设置在盒体内部,置物体内置有盛放真空采血管的凹槽,所述置物体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连接轴和所述右连接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轴和所述右连接轴的外端分别延伸至盒体外侧,且所述左连接轴和所述右连接轴能相对盒体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除盖块,所述除盖块包括块状体、方形通孔Ⅰ、方形通孔Ⅱ;所述块状体的背面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通孔Ⅱ从块状体底部向上开孔,上面与所述方形通孔Ⅰ连通,所述方形通孔Ⅰ和所述方形通孔Ⅱ横向贯穿所述块状体,所述方形通孔Ⅱ与插入的真空采血管的管体匹配,且宽度小于真空采血管的胶盖直径,所述方形通孔Ⅰ与插入的真空采血管的胶盖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方形外壳、左扣手、右扣手;所述左扣手设置在方形外壳的左侧面;所述右扣手设置在方形外壳的右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贴有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轴与所述右连接轴对称设置;
所述左连接轴包括圆柱体Ⅰ和插销Ⅰ,所述圆柱体Ⅰ的内端与置物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外端穿设有插销孔Ⅰ,所述插销孔Ⅰ中匹配固定有插销Ⅰ;所述右连接轴包括圆柱体Ⅱ和插销Ⅱ,所述圆柱体Ⅱ的内端与置物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外端穿设有插销孔Ⅱ,所述插销孔Ⅱ中匹配固定有插销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摇匀装置,医护人员只需将采集好的装有血液标本的真空采血管放置在摇匀装置的凹槽中,摆动左连接轴与右连接轴,真空采血管随着置物体的左右摆动,使得采集的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防止了采集的血样标本的凝结。
2、本实用新型的摇匀装置的凹槽内侧贴有海绵,使得真空采血管在摇匀或搬运过程中,减少磕碰与响动。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专门的凹槽放置真空采血管,使得采血管的摆放整齐,便于拿取。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除盖块能快速简便的去除真空采血管的胶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雪丽,未经何雪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7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