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充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5315.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尹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银城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02;F16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充环,所述金属筒体至少一端车削一外环槽;所述金属筒体于外环槽上车出一刀槽;所述刀槽靠近外环槽其外边沿一侧为坡面结构;所述金属筒体于刀槽内侧设置有多个集油孔;所述金属筒体其凸出外环槽端面,及金属筒体其另一端正对开设有多个座孔。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环,能够避免安装、注油、运行和后期补油过程中,溢出的油脂污染周围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充件,具体涉及一种填充环,属于填充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填充环适用于定部件和动部件之间的中间件,通过填充环对动部件和定部件之间的间隙配平,同时能够起到结构支撑和降低动部件工作噪音作用,如果直接将动部件和定部件配合组装,动部件外表面与定部件产生摩擦,从而导致动部件和定部件需要更换,更换成本高,通过填充环的加入,能够避免动部件和定部件直接摩擦,但现有的定部件和填充环组装及后期注油过程中,动部件内壁其多余润滑脂和润滑油会溢出,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另外,动部件在组装及后期动作时,对于的油脂同样会外溢污染周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填充环,能够避免安装、注油、运行和后期补油过程中,溢出的油脂污染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环,包括金属筒体;所述金属筒体至少一端车削一外环槽;所述金属筒体于外环槽上车出一刀槽;所述刀槽靠近外环槽其外边沿一侧为坡面结构;所述金属筒体于刀槽内侧设置有多个集油孔;所述金属筒体其凸出外环槽端面,及金属筒体其另一端正对开设有多个座孔,加工时,对金属筒体先车出外环槽,同时车出一刀槽,并在金属筒体两端和刀槽处钻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金属筒体安装于外座和内轴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金属筒体其凸出外环槽内沿开设一环过渡圆角,其能够方便轴体过渡和安装端部密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金属筒体于凸环一端外沿开设一环圆角。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集油孔底部通过流道连通到金属筒体外壁,当润滑油到达刀槽内,通过刀槽的流道进入到定部件和金属筒体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环,将安装于动部件和定部件中,并通过定部件两端的端盖和盘根进行密封,其能够避免安装、注油、运行和后期补油过程中,溢出的油脂污染周围环境,动部件如转轴、轴承或活塞杆等能够在金属筒体内进行圆周和直线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环,包括金属筒体1;所述金属筒体1至少一端车削一外环槽2;所述金属筒体1于外环槽2上车出一刀槽3;所述刀槽3靠近外环槽2其外边沿一侧为坡面结构;所述金属筒体1于刀槽3内侧设置有多个集油孔4;所述金属筒体1其凸出外环槽端面,及金属筒体其另一端正对开设有多个座孔5,加工时,对金属筒体先车出外环槽,同时车出一刀槽,并在金属筒体两端和刀槽处钻孔。
其中,所述金属筒体1安装于外座和内轴之间。所述金属筒体其凸出外环槽内沿开设一环过渡圆角6,其能够方便轴体过渡和安装端部密封。所述金属筒体1于凸环一端外沿开设一环圆角。所述集油孔4底部通过流道连通到金属筒体外壁,当润滑油到达刀槽内,通过刀槽的流道进入到定部件和金属筒体间隙。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银城铸造厂,未经济南银城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5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质联用仪
- 下一篇:一种催化剂固定装置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