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余热蒸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3097.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皖;牟浩;吴庆非;李进春;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D1/50;F28B9/08;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余热 蒸汽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属于余热蒸汽回收设备领域。它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还包括载运设备,其上搭载有余热蒸汽发电箱;余热蒸汽发电箱内设有主汽门、汽轮发电机组、冷凝单元、除氧系统和加热单元;主汽门一端设于余热蒸汽发电箱箱体内并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设于箱体外并与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冷凝单元与汽轮发电机组的出气口连通,对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除氧系统与冷凝单元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加热单元与除氧系统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本装置通过载运设备搭载余热蒸汽发电箱,发电箱中各处理单元间相互配合,能对余热蒸汽完成电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于多种场所灵活使用,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蒸汽回收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式余热蒸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具体而言,是指利用废气、扉页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余热发电即可减轻对环境的热污染,有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有的利用余热的蒸汽发电设施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冷却水消耗量大,在野外或特殊场所工业或民用的生产、生活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余热蒸汽,有些移动的设施在运行中产生的余热蒸汽,但由于场地限制或其他条件限制,没有建设常规利用余热的蒸汽发电站的条件,如不断移动、并网、大量冷却水等限制,导致大量蒸汽余热只能放散或利用大量冷却水冷却蒸汽,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3291390 A,公开日2013年9月11日,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烟气、蒸汽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系统包括烟气余热锅炉系统、加热炉气话冷却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系统、凝结水回水供应系统和组合控制系统,烟气余热锅炉系统包括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化冷却系统的给水来自加热炉省煤器。该申请案虽然提供了一种可对余热蒸汽进行回收发电的系统,但该系统建设所需场地大的,且建设后无法移动,难以满足多种场合的需求,适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余热蒸汽的发电设施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余热蒸汽发电装置,通过载运设备搭载余热蒸汽发电箱,发电箱中各处理单元间相互配合,能对余热蒸汽完成电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于多种场所灵活使用,适用范围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式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还包括载运设备,其上搭载有余热蒸汽发电箱;所述余热蒸汽发电箱内设有主汽门、汽轮发电机组、冷凝单元、除氧系统和加热单元;所述主汽门一端设于余热蒸汽发电箱箱体内并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设于箱体外并与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所述冷凝单元与汽轮发电机组的出气口连通,对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所述除氧系统与冷凝单元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所述加热单元与除氧系统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
载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或其它可作为动力搭载余热蒸汽发电箱移动的设备;余热蒸汽发生源包括但不限于锅炉等能产生余热蒸汽的设施,主汽门安装在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进气口,且一端伸出余热蒸汽发电箱外,余热蒸汽发生源产生的余热蒸汽通过主汽门注入到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中,余热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从而产生动能使汽轮发电机发电,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可传输至余热蒸汽发生源等场所继续利用,经过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后的废汽则排入冷凝单元中,在冷凝单元中冷凝成为凝结水,然后在凝结水泵的作用下送入除氧系统中,进入除氧系统的凝结水在除氧系统的作用下除去溶解于凝结水中的氧及其他有害气体,防止对后续处理单元或设备造成腐蚀损害,经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凝结水经加热单元加热到合适温度后,送入余热蒸汽发生源等场所继续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3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反应釜投料口的移动式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