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3035.2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代云;杨连;郑越源;尚凯;张琦惠;鞠阳;金鸽;赵笑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丝域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桶,电解桶侧壁为中空,底部设左进水口及右进水口,上部设左出水口及右出水口;电解桶上部设盖板,盖板上设出气孔,并通过出气管连接洗气瓶;盖板中间插有惰性阳极材料电极棒至电解桶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惰性阳极材料电极棒进行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有机废水进行分解,能够与有机污染物进行系列自由基链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使其逐步降解为无害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最后降解为CO2、H2O和其他矿物盐,实现高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惰性阳极材料是指不易得失电子的,一般不与电解液反应的阳极材料。此类作为阳极,在阳极极化时不发生阳极溶解,本身能抵抗电化学氧化,对电极上的新生态氧很稳定,不生成氧化膜。目前常见的惰性阳极材料有NiFe2O4、SnO2、Cu-Al合金,Fe-Cu-Ni合金、掺硼金刚石薄膜、钛铱钌合金、铂钛合金等。惰性阳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对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和革新必将促进电解铝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快速发展。
羟基自由基的氧化电位达到2.80V,是除了F2以外的目前可知氧化能力最强的氧化剂,可与有机污染物进行系列自由基链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使其逐步降解为无害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最后降解为CO2、H2O和其他矿物盐。羟基自由基能将难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有效地分解,直至彻底地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如CO2、N2、SO42-、PO43-、O2、H2O等,没有二次污染,这是其他氧化法难以达到的。
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以上,相对而言,BOD较低,根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二是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多,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三是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具有强酸强碱性,工业产生的超高浓度有机废水中,酸、碱类众多,往往具有强酸或强碱性。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危害主要有:一是需氧性危害: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二是感观性污染,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水体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三是致毒性危害:超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置方法和特点主要有:一是物理法,包括吸附法、气浮法、膜过滤法等,但物理法存在处置回收效果不彻底、设备投入成本过高、存在二次污染等;二是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等,但存在调试时间长、应急处理不及时、处置效果明显等问题;三是化学法,包括化学沉淀法、高级氧化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需要添加沉淀剂、氧化剂等,存在二次污染。本专利的处置方法采用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分解有机物,能够彻底地将降解为CO2、H2O和其他矿物盐,无需添加其他氧化剂,不存在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效果良好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通过电解法实现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桶,电解桶侧壁为中空,底部设左进水口及右进水口,上部设左出水口及右出水口;电解桶上部设盖板,盖板上设出气孔,并通过出气管连接洗气瓶;盖板中间插有惰性阳极材料电极棒至电解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丝域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丝域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3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