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855.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霞;王芳;程美玲;朱斐;相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立霞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瘫 患者 康复 行走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架,两个所述承重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罩,所述传动罩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将松紧带上的插件与固定件嵌合,使得第一固定罩与第二固定罩将患者的患肢固定在踏板上,接下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传动罩内的主动齿轮完成转动,主动齿轮通过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完成转动,从而使传动齿条完成对第一固定罩规律地拉推,进而完成对患者患肢的行走训练运动,该装置可以给左右腿不同患肢的患者使用,并且不用调节多处结构,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训练器。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目前,现有的帮助偏瘫患者的行走训练装置都存在这不可调节的缺点,不能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来调节装置的规格,此外,现有的帮助偏瘫患者的行走训练装置在对不同患者的左右腿适应与调节方面也显得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训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架,两个所述承重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罩,所述传动罩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传动罩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且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均与传动罩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共同啮合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远离传动罩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的顶端与相邻的一个承重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一侧第二固定罩,两个所述承重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嵌入连接有第二支撑架,且两个第二支撑架分别两个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均开设有定位凹槽,两个所述定位凹槽共同转动连接有托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踏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罩的外侧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罩的外侧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松紧带,四个所述松紧带远离第二固定罩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插件,且插件与固定件之间嵌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踏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相邻的承重架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限位槽均为方形槽,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呈棱柱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立霞,未经宋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复合材料牵引风机叶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膜小孔排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