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管锅炉炉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780.5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2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武;党昱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21/10 | 分类号: | F22B21/10;F22B3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锅炉 炉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锅炉炉膛结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汽包,两个汽包之间安装有左侧壁和右侧壁,共同构成截面为反D型结构的炉膛,左侧壁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外管构成,右侧壁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内管构成,内管的两端和外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汽包连接贯通;外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管一和外管二,相邻的外管一和外管二各自与汽包之间的相接点沿着汽包的周向错开;内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内管一和内管二,相邻的内管一和内管二各自与汽包之间的相接点沿着汽包的周向错开。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邻外管间、相邻内管间的错位设计,在汽包壁厚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了孔桥减弱系数,保证了炉膛整体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成本低,适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管锅炉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管锅炉的设计中,由并列设置的多个管子构成的水冷壁,并与汽包连通形成炉膛。随着锅炉出口额定压力的提高,为保证锅炉质量,尤其是与管子连通处汽包壁的质量和水冷壁的质量,汽包的壁厚越来越厚。
而汽包壁厚的增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
1、成本问题,壁厚的增加,增加了锅炉的金属耗量。
2、受到GB/T16507《水管锅炉》规范中不绝热的锅筒筒体(即汽包)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通常有如下两种解决方式:
1、炉膛水冷壁管子与汽包的接头处采用异径管(即大小头),此方法能在保证孔桥减弱系数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汽包壁厚,但是异径管加工成本高,不经济。
2、采用加大炉膛水冷壁管截距的方法,即增大相邻管子间的距离,此方法在保证孔桥减弱系数的情况下亦能有效降低汽包壁厚;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因为当炉膛水冷壁管截距太大时,极易引起管子之间鳍片的过热,以至于烧坏炉膛水冷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水管锅炉炉膛结构,从而在汽包壁厚一定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汽包壁孔桥减弱系数,即保证了水冷壁的管截距,从而确保了炉膛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管锅炉炉膛结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汽包,两个汽包外壁面之间安装有左侧壁和右侧壁,共同构成截面为反D型结构的炉膛,所述左侧壁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外管构成,右侧壁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内管构成,所述内管的两端和外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汽包连接贯通;所述外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管一和外管二,相邻的外管一和外管二各自与汽包之间的相接点沿着汽包的周向错开;所述内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内管一和内管二,相邻的内管一和内管二各自与汽包之间的相接点沿着汽包的周向错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管一与汽包的相接点位于外管二与汽包相接点的外部。
所述外管一的结构为:包括反C型结构的外管本体,外管本体两端头分别向外延伸有倾斜部,两个倾斜部端头分别延伸有平直部,所述平直部的端头与汽包的壁面固接贯通。
所述外管本体与倾斜部之间、倾斜部与平直部之间均通过圆弧结构过渡。
所述平直部的轴线正对着汽包截面的中心。
所述外管二为反C型结构;所述外管二两端端部的轴线方向正对着汽包截面的中心。
所述内管一与汽包的相接点位于内管二与汽包相接点的外部。
所述内管一两端端部、内管二两端端部的轴线方向均正对着汽包截面的中心。
相邻外管之间、相邻内管之间均通过鳍片焊接连接,所述鳍片为钢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