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镜下胸骨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466.7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2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单;谢亮;林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李德魁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镜 胸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镜下胸骨锯,包括握持杆、弧形连接杆、以及直杆,在直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放置锯头的收纳腔,所述锯头的下端固定有顶板,在锯头的外部套设有矩形弹簧,所述矩形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在顶板的上端面与收纳腔的顶壁之间,在收纳腔朝向弧形连接杆一侧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用于顶出锯头的顶块,在握持杆和弧形连接杆的内部滑动穿插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固定在顶块的后端面上,弹性杆的尾部穿出滑槽孔后与推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全胸腔镜下操作,在有效切断胸骨后板的同时,不损伤胸腔内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骨后板切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腔镜下胸骨锯。
背景技术
目前NUSS手术是公认的治疗漏斗胸的标准矫治方法,但对于成年重度漏斗胸患者,由于骨质僵硬,部分患者术后矫正效果不满意,术后疼痛感强烈。既往针对部分重度成人漏斗胸患者,需要在剑突下方加做辅助切口,部分截断胸骨后板,减轻反向应力,但此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目前临床上尚无胸腔镜下胸骨锯断装置。
现有技术无法完成全胸腔镜下胸骨后板切断术,需要加做剑突下辅助切口协助完成,但这种方法额外增加患者创伤,增加患者术后疼痛,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镜下胸骨锯,可以完成全胸腔镜下操作,在有效切断胸骨后板的同时,不损伤胸腔内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镜下胸骨锯,包括握持杆、弧形连接杆、以及直杆,所述握持杆、弧形连接杆、以及直杆一体成型,在直杆的前端内侧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放置有锯头,所述锯头的下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连接在收纳腔中,所述锯头的锯齿面穿出收纳腔的开口,在锯头的外部套设有矩形弹簧,所述矩形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在顶板的上端面与收纳腔的顶壁之间,在收纳腔朝向弧形连接杆一侧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用于顶出锯头的顶块,所述握持杆和弧形连接杆均为中空杆,且其内部连通,在握持杆和弧形连接杆的内部滑动穿插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前端穿入容置腔中并固定在顶块的后端面上,所述握持杆的尾部侧壁上开设有沿其轴线分布的滑槽孔,所述滑槽孔连通握持杆的内部,弹性杆的尾部弯折呈90度穿出滑槽孔后与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块的前端上表面为楔形面,所述顶板的后端下表面为与其配合的楔形面。
优选的,所述握持杆、弧形连接杆、以及直杆的外侧壁均通过钝性打磨。
优选的,所述弹性杆为弹性钢条。
优选的,所述锯头与顶板的总高度小于收纳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弧形连接杆的弧度贴合胸骨轮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收纳的锯头,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操作手柄根据胸廓形状进行设计,前部为一弧形,这样可以使有人员在术中通过侧胸壁切口置入胸骨锯,有效到达胸骨后方;整个装置除了前端锯头为锐性结构以外,所有部位均采用钝性设计,在胸腔镜监视下进行操作,有效避免副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锯头伸出时的剖视图;
图3为锯头伸出时推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锯头收纳时的剖视图;
图5为锯头收纳时推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矩形弹簧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用悬吊护手袋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多晶硅锭铸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