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1889.7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侠;赵连宇;周亦胄;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D3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用保温装置。该装置设有保温槽,保温槽为在箱底顶部沿环形从外到内依次分层铺设:第一耐火石棉层、耐火砖层、第二耐火石棉层、电阻带、第三耐火石棉层,第三耐火石棉层内侧与箱底形成保温槽内腔。本实用新型将浇注完成后的模壳放入保温装置内,通过合理调节过冷度,控制合金液的凝固,进而避免缩孔和疏松等冶金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产品的质量。可应用于精密铸造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用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的凝固是金属由液态向固态相变的过程,凝固作为材料成型过程的重要步骤,是铸件产生冷隔、气孔、缩孔和疏松等冶金缺陷的重要阶段。目前,传统的凝固方式,浇注后的铸件在空气中凝固,过冷度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金属的凝固不受控制,不能改变凝固的温度梯度,增加冷隔、气孔、缩孔和疏松等冶金缺陷的产生概率,造成铸件质量降低,产品合格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保温装置,将浇注完成后的模壳放入保温装置内,通过合理调节过冷度,控制合金液的凝固,进而避免缩孔和疏松等冶金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造用保温装置,该装置设有保温槽,保温槽为在箱底顶部沿环形从外到内依次分层铺设:第一耐火石棉层、耐火砖层、第二耐火石棉层、电阻带、第三耐火石棉层,第三耐火石棉层内侧与箱底形成保温槽内腔。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环形耐火砖层厚度为100~200mm。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耐火砖层的外侧沿环形铺设一层厚度为15~50mm的第一耐火石棉层,所述第一耐火石棉层粘贴于耐火砖层的外侧四周边缘。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耐火砖层的内侧沿环形铺设一层厚度为15~50mm的第二耐火石棉层,所述第二耐火石棉层粘贴于耐火砖层的内侧四周边缘。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第二耐火石棉层内侧四周环绕设置铬镍电阻带。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电阻带内侧沿环形铺设一层厚度15~50mm的第三耐火石棉层,所述第三耐火石棉层粘贴于电阻带的内侧四周边缘。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由第三耐火石棉层与箱底围成的保温槽内腔,保温槽内腔尺寸:长为1500~3000mm,宽为400mm~800mm,高300~600mm。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保温槽外部相对两侧分别开孔,所述开孔中放入热电偶,热电偶的一端伸至保温槽内腔为热电偶预留的测温空间中,热电偶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温度控制器,检测保温槽内6~10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实时测量并监控保温槽内的温度变化。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保温槽的顶部沿环形铺设上箱盖,上箱盖覆盖于第一耐火石棉层、耐火砖层、第二耐火石棉层、电阻带、第三耐火石棉层。
所述的铸造用保温装置,保温槽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电阻带的电源线连接控制柜,接380v三相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保温槽、加热装置、耐火材料和测温装置组成,保温槽边缘放有耐火石棉、耐火砖层和加热电阻带,耐火石棉(如:硅酸铝针刺毯)和耐火砖层的设计,可以保证保温装置内热量的不散失,保温槽内四周环绕的铬镍电阻带为保温装置持续提供热量。从而,能有效的控制金属的凝固过程,用于浇注完成后对合金凝固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槽两侧分别开孔,用于放入测温装置,测量保温装置内的温度,并实时监控。
3、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槽下面有万向轮,方便装置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1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