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输液瓶药液外溢的瓶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1735.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秀;谢绍菊;李乔;蒋烈洪;代维敏;刘阳;吕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输液 药液 外溢 瓶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输液瓶药液外溢的瓶塞,包括瓶塞本体,瓶塞本体包括封口部和密封部,密封部一端与封口部顶面固定连接,密封部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单向活瓣;此外,该瓶塞还包括内管,内管一端延伸至密封部内部,且与容纳腔连通,内管的内部设置有阻隔层;单向活瓣的中心与内管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塞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设置单向活瓣的基础上,通过在内管内设置阻隔层进一步提高瓶塞的密封性能,降低输液瓶内的药液从针眼处外溢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输液瓶药液外溢的瓶塞。
背景技术
输液疗法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显著、快捷的特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在现代临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现有的输液瓶瓶塞通常都是采用橡胶制作而成,护士在配置药液时,根据需配入药液量会使用注射器针头反复穿刺瓶塞,从而会产生针眼。输液时使用输液器插头插入输液瓶瓶塞时,挤压瓶塞橡胶使已有的针眼变大,倒挂输液瓶输液时,会出现药液从针眼处外溢。普通药液外溢会浪费药液,增加瓶内药液污染概率,降低患者满意度,严重影响优质护理服务;化疗药液外溢,除了上述影响,还污染环境,对护士和患者身体造成危害,处理化疗药物外溢,也增加护士工作量,增加科室财产支出。
为此,公开号为20289243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用单向活瓣橡胶瓶塞,该瓶塞是在普通橡胶瓶塞中央增加活瓣、通孔,通孔是一个底小、头大、内部带有活瓣的圆管。该专利通过设置活瓣来防止药液污染药液,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药液外溢,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药液外溢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防止输液瓶药液外溢的瓶塞,其通过对瓶塞的结构进行改进,有效的降低了药液外溢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输液瓶药液外溢的瓶塞,包括瓶塞本体,所述瓶塞本体包括封口部和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一端与所述封口部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部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单向活瓣;
此外,该瓶塞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部内部,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阻隔层;
所述单向活瓣的中心与所述内管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密封部的外壁之间预留有空隙。
可选的,所述封口部的底部设有上凹部,所述上凹部的中心与所述单向活瓣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远离所述封口部的一端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呈漏斗状,所述下凹部的中心与所述内管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阻隔层设于所述内管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封口部与所述密封部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瓶塞本体的材质为卤化丁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瓶塞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设置单向活瓣的基础上,通过在内管内设置阻隔层进一步提高瓶塞的密封性能,降低输液瓶内的药液从针眼处外溢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环形密封圈,当瓶塞塞入输液瓶的瓶口时,输液瓶瓶口刚好卡在环形密封圈与密封部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药液从输液瓶与密封部之间的缝隙中溢出,进一步提高瓶塞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1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