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0975.6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德申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生 混凝土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包括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所述钢筋笼一位于钢筋笼二的内部,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垂直排列,钢筋笼一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二,钢筋笼二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一,钢丝网一的外侧设置有外壁,钢丝网一和钢丝网二之间浇注有中间浇注层,钢丝网二的内侧浇注有内混凝土浇注柱,所述钢筋笼二包括钢筋条和固定圈,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的结构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圈对钢筋条进行固定整理成型,高效快捷,并形成钢筋笼,可以高效对建筑垃圾进行收拢固定成型,操作简单,快速,并且易于上手,提高了成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
背景技术
通过检索得知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授权公告号:CN206599918U),其特征在于,由再生骨料混凝土预制空心柱、填充于再生骨料混凝土预制空心柱的中心空腔的现浇再生块体混凝土、沿柱长方向设置的于再生骨料混凝土预制空心柱内侧的钢筋笼B组成,再生骨料混凝土预制空心柱的长、宽和高依据实际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尺寸。
但是,该申请文件中在成型固定的过程操作不便捷,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包括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所述钢筋笼一位于钢筋笼二的内部,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垂直排列,钢筋笼一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二,钢筋笼二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网一,钢丝网一的外侧设置有外壁,钢丝网一和钢丝网二之间浇注有中间浇注层,钢丝网二的内侧浇注有内混凝土浇注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笼二包括钢筋条和固定圈,钢筋笼一和钢筋笼二的结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圈包括固定杆和固定套,固定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固定套呈现矩形排列,固定套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钢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浇注层和内混凝土浇注柱的材质中均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圈对钢筋条进行固定整理成型,高效快捷,并形成钢筋笼,可以高效对建筑垃圾进行收拢固定成型,操作简单,快速,并且易于上手,提高了成型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选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绿色、节能、轻质高强且耐久性良好,节约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柱中固定圈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壁;2、钢筋条;3、固定套;4、固定杆;5、固定圈;6、钢丝网一;7、内混凝土浇注柱;8、钢丝网二;9、中间浇注层;10、钢筋笼一;11、钢筋笼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德申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德申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0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