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科助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0827.4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玲;吴杨炀;彭英;张霞;季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26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科助愈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科助愈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延伸至凹槽的外部,所述套管的内腔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凹槽、套管、支杆、连接架、滑套、固定架、托架、安装座、槽体、弹簧、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转动,可以任意改变高度,能够让患者舒适的接受治疗,此过程只要换药医生一人就能完成,无需他人帮助,降低了换药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换药的效率,同时达到任意调节,有助于患者提高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伤科助愈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烧伤科对四肢部位烧伤的患者通常采用暴露疗法,为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疼痛,需要在四肢的下面垫设支撑架,但是普通的支撑架结构固定,调节角度十分局限,因此患者使用时很不舒适,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而且因为没有辅助治愈的装置,导致治疗效果很缓慢,同时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肢体进行药物更换时,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科助愈支架,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普通的支撑架结构固定,调节角度十分局限,因此患者使用时很不舒适,不利于创面的愈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科助愈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延伸至凹槽的外部,所述套管的内腔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槽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套管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一侧延伸至卡槽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套管位于凹槽内腔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底座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左侧延伸至底座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套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蜗杆的右侧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架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托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且位于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凹槽、套管、支杆、连接架、滑套、固定架、托架、安装座、槽体、弹簧、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转动,可以任意改变高度,能够让患者舒适的接受治疗,此过程只要换药医生一人就能完成,无需他人帮助,降低了换药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换药的效率,同时达到任意调节,有助于患者提高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轮和蜗杆,能够方便的调节该装置的角度,从而达到更加合适的固定姿势,有利于患者调整不适的躯体,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对滑套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转把,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调节该装置的角度,通过设置缓冲垫,能够增加对患者肢体的保护,达到更加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与支杆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0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坍缩水袋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提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