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进水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0708.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张庆收;叶涛;孙云雷;匡风军;王德新;侯晓辉;李德昶;倪永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进水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进水报警装置,包括水滴感应模块,与水滴感应模块连接的网关,以及与网关通讯连接的后台报警系统;所述水滴感应模块包括水滴感应板和与水滴感应板连接的信号转换单元;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网关连接,水滴感应板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转换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网关传输至后台报警系统;所述电梯轿厢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水滴感应板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楔子形,其顶面倾斜朝向电梯轿厢前侧设置,所述水滴感应板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面上,并通过导线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梯轿厢顶部进水时及时发出警告,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停止电梯运行,防止电梯线路发生短路,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梯进水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由于运行在电梯井道内,一般不会发生进水情况,但随着高层住宅的快速发展,用户居住的密度越来越大,相应的供水管路网也越来越复杂,有时居民家里的水管或楼层暖气管道或消防管道会发生破损,导致楼层内大面积积水,由于电梯井道与每个楼层均连通,而电梯门无法阻挡积水进入电梯井道内,电梯在井道内运行时,一旦积水进入井道,便很容易淋到电梯上,由于电梯轿厢顶部设有很多电气系统,一旦淋水便会发生故障,这对于正在运行的电梯而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普通电梯无法及时检测到漏水情况,如果漏水发生时,电梯仍然在运行,便容易造成电气线路短路或发生触电危险。
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进水报警装置,可以及时检测到电梯轿厢顶部进水,防止发生短路故障。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进水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的水滴感应模块,与水滴感应模块连接的网关,以及与网关通讯连接的后台报警系统;
所述水滴感应模块包括水滴感应板和与水滴感应板连接的信号转换单元;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网关连接,水滴感应板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转换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网关传输至后台报警系统;
所述电梯轿厢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水滴感应板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楔子形,其顶面倾斜朝向电梯轿厢前侧设置,所述水滴感应板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面上,并通过导线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在安装座的周边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围边,且所述围边高于水滴感应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为一对,并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的左右两侧,且靠近于电梯轿厢开门的一侧;所述水滴感应板包括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分别安装在两安装座上,并通过并联方式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与安装座为粘接或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的顶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进一步,所述网关为无线网关,并用于将水滴感应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无线传输至后台报警系统,所述后台报警系统配置为在接收到该数字信号后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所述后台报警系统至少包括服务器和声光报警装置,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网关传输的数字信号后控制声光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到电梯轿厢进水,其中水滴感应板通过安装座朝向电梯轿厢前侧倾斜设置,在电梯井道进水时,水滴很容易滴落在感应板上,使水滴感应模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输出感应信号,水滴感应模块的输出信号通过网关远程连接至后台报警系统,可以在电梯井道进水并淋到电梯轿厢时及时发出警告,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停止电梯运行,并切断电源,防止电梯线路发生短路,降低了设备被损坏的几率,而且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0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