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浇筑模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20566.6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2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春;苏振亮;张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春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17/00;E04G9/1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施工 浇筑 模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浇筑模板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二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模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和第一模板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加固组件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侧板,侧板和底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组装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的加固组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相互组合,从而可以让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让第一模板设置为中空结构,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减轻了重量,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浇筑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浇筑模板多采用木质模板,木质模板的重量比较轻,比较利于组装,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模板由于受到水的侵蚀,容易腐烂,从而导致重复使用的次数少,进而导致利用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浇筑模板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浇筑模板多采用木质模板,木质模板的重量比较轻,比较利于组装,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模板由于受到水的侵蚀,容易腐烂,从而导致重复使用的次数少,进而导致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浇筑模板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二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模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和第一模板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加固组件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侧板,侧板和底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等间距分布,且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和底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在底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定位孔,以及让定位孔等间距分布,是为了便于将加固组件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在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块,是为了便于让第一模板和加固组件之间能够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而让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更加方便和灵活。
进一步的,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和侧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加强板等间距分布,通过在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是为了通过加强板去提高加固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在进行浇筑操作的时候,本实用新型出现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的,第一模板包括外侧板、加强杆和内侧板,外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和外侧板固定连接,且加强杆均匀分布,加强杆的一端设置有内侧板,内侧板和加强杆固定连接,通过在外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杆,是为了减轻第一模板的整体重量,从而便于让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更加方便,通过在加强杆的一端设置有内侧板,是为了便于让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以让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第二模板的侧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密封件,连接密封件和第二模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模板的侧面对称开设有钢筋限位槽,通过在第二模板的侧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密封件,是为了防止浇筑材料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溢出,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通过在第二模板的侧面对称开设有钢筋限位槽,是为了便于对钢筋框架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第二模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拼接凹槽,且拼接凹槽等间距分布,内侧板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拼接插头,拼接插头和内侧板固定连接,且拼接插头和拼接凹槽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在第二模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拼接凹槽,以及在内侧板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拼接插头,是为了可以让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春,未经张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0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