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6931.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靳泽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质超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H01L29/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式双极型 晶体管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通过将晶体管的引脚和其主体设置为分体式,可根据需要对引脚进行统一的折弯处理,再将折弯后的引脚安装到主体上,同时引脚可旋转地连接在主体,可自由转动,方便调节引脚的分布,以便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具体地,该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包括主体和三个引脚,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与引脚一一对应的插接口,每个插接口内设置限位环,限位环的内环侧具有环形倒扣部。引脚的前端设置圆柱状的插接部,插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具有向外弹起的弹性卡位部,引脚插接于插接口时,弹性卡位部卡接于限位环的环形倒扣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双极型晶体管,俗称三极管,是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现有的插入式三极管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根据线路板焊接孔的实际位置分布对三极管的引脚进行折弯,使得引脚的排布与焊接孔的排布一致。因焊接孔的位置分是根据线路板的电路设计进行设置的,不同线路板的焊接孔的位置都不一样,这就导致需要通过对引脚向不同方向进行折弯,效率慢,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仅需通过对多个引脚进行统一的折弯处理,大大提高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下部的三个引脚。所述引脚的前端设置圆柱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具有向外弹起的弹性卡位部。
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引脚一一对应的插接口,每个所述插接口内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环侧具有环形倒扣部,所述引脚插接于所述插接口时,所述弹性卡位部卡接于所述限位环的环形倒扣部。
可选地,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卡位部与所述弧形弹片呈锐角设置。
可选地,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弹片为金属弹片,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所述引脚的插接部外周侧。
可选地,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由橡胶或硅胶材料制造而成。
可选地,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的呈圆柱状。
可选地,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呈圆台状,且所述限位环前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口的直径,所述限位环后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双极型晶体管的引脚和其主体设置为分体式,可以根据需要对引脚进行统一的折弯处理,再将折弯后的引脚安装到主体上,大大降低对引脚折弯处理的复杂程度,提高对引脚的折弯效率。同时,将引脚的前端设置为圆柱状,使得引脚插接到主体插接孔内的限位环时,可自由转动,方便调节引脚的分布,以便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安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入式双极型晶体管的引脚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中:100-主体;200-引脚;300-限位环;400-弧形弹片,410- 弹性卡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质超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质超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6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式电视接收天线
- 下一篇:控制组件和家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