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15030.5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存英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 地址: | 2524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方便 急诊科 护理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该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置于所述担架杆之间的支撑板、置于所述担架杆下方两端的支撑结构、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担架杆一端的万向轮、置于所述支撑板底部一侧的放置结构,所述担架杆上方之间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担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另一根担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对于急诊科的病患的护理到位,在移动中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免受伤害,能及时的拿到急用的物品,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重症监护的优势,因此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被誉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而担架作为急诊医学科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现有的担架本身对病人不具备保护性措施,缺少固定结构,且在在搬运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造成病人不舒适,对于一些需要急用的工具例如纱布和酒精等,不能及时的快速的拿到,影响急救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解决了现有的担架本身对病人不具备保护性措施,缺少固定结构,且在在搬运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造成病人不舒适,对于一些需要急用的工具例如纱布和酒精等,不能及时的快速的拿到,影响急救的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该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置于所述担架杆之间的支撑板、置于所述担架杆下方两端的支撑结构、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担架杆一端的万向轮、置于所述支撑板底部一侧的放置结构,
所述担架杆上方之间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担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另一根担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所述担架杆的一端上设有子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有与所述子魔术贴配合的母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带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二固定带为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担架杆两端设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板正面一侧设有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套、置于所述连接套内的弹簧、一端置于所述连接套内另一端伸出连接套且与所述万向轮连接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担架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放置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放置槽、置于所述放置槽内的抽屉,所述抽屉外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抽屉底部两侧设有滚轮,所述放置槽上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滚轮配合的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存英,未经王存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5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