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膜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12164.1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严昌荣;丁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张小容 |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种子膜带,所述种子膜带包括第一薄膜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一侧的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沿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薄膜至少设置两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子膜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子膜带种植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子膜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玉米、大豆、蔬菜以及果树等作物一般采用人工完成,通过人工进行种植以及施肥,种子和有机肥的多少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规范,特别在大面积种植时费时费力。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种子膜带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种子以及有机肥填充在种子膜带后,将种子膜带直接铺设至田地。但是,现有的种子膜带在使用的时候,一次只能种植一列或一排,不利于大面积种植,种植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膜带,旨在解决现有的种子膜带种植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种子膜带,所述种子膜带包括第一薄膜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一侧的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沿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薄膜至少设置两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存储空间,所述存储空间用于放置种子、肥料、杀菌剂、凝胶或菌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为生物降解膜或双降解塑料膜。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上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种子对应的引苗孔,所述引苗孔的孔径小于种子粒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存储空间的间隔为10~15厘米。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薄膜热压合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的边缘通过粘接剂相连。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剂为黄原胶。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肥料围绕所述种子呈环状或放射状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种子为玉米种子、水稻种子、小麦种子中的任意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薄膜以及第二薄膜,可以将种子放置在两者之间,保持种子的干燥以及种子活力,适于批量播种种子,另外,通过设置多条第二薄膜,在播种种子的时候,可以同时播撒多列或多排,有利于大面积土地的种子播种,提高了覆膜效率,同时,第二薄膜间隔设置且为表面积小于第一薄膜的条形膜,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铺种覆膜作业一体化,避免了空白区域的再次覆膜,能够更好地实现增温、保墒、压盐等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种子膜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部分第二薄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子膜带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2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