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490.0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程云;封志军;房立凤;高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组合 长短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包括若干个沿滑坡体横向间隔设置的长抗滑桩,相邻两个所述长抗滑桩之间设置一个短抗滑桩,所述长抗滑桩的顶部高于潜在越顶滑动面,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的底部均低于深层软弱滑动面。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通过在滑坡体中间隔设置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以实现增强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及组合滑动面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共同抵抗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的大滑坡推力,通过所述长抗滑桩抵抗组合滑动面较小的滑坡推力,从而可以节约滑坡加固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加固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滑坡在我国山区大量分布,当滑坡的稳定性较低危及建设工程或人员财产安全时,需要对滑坡体进行加固。当滑坡为深厚滑坡体时,传统的高悬臂抗滑桩工程投资大、施工风险大,如果只在滑面附近设置抗滑键,则易发生不确定因素的滑坡越顶破坏风险。故提出一种新的抗滑加固结构及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及设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滑坡加固和设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包括若干个沿滑坡体横向间隔设置的长抗滑桩,相邻两个所述长抗滑桩之间设置一个短抗滑桩,所述长抗滑桩的顶部高于潜在越顶滑动面,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的底部均低于深层软弱滑动面。
本申请中所述长抗滑桩是相对所述短抗滑桩来说“长”或“短”,本申请中所述长抗滑桩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抗滑桩的长度,所述潜在越顶滑动面是指潜在的越过所述短抗滑桩顶部的组合滑动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通过在滑坡体中间隔设置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以实现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及组合滑动面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共同抵抗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的大滑坡推力,通过所述长抗滑桩抵抗组合滑动面较小的滑坡推力,从而可以节约滑坡加固工程投资。
优选地,所述长抗滑桩与相邻的所述短抗滑桩之间的间距为5m-10m。
优选地,所述长抗滑桩的顶部高于所述短抗滑桩的顶部,所述长抗滑桩的底部低于所述短抗滑桩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均为钢筋混凝土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滑坡组合长短抗滑加固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计算滑坡整个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的滑坡下滑力;
②计算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在所述短抗滑桩及所述短抗滑桩高程内的所述长抗滑桩加固情况下滑坡的稳定性;
③判断步骤②加固后滑坡的安全系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要求则增大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的桩截面和/或桩埋设深度;
④重复步骤②至步骤③,直至滑坡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⑤计算上部所述深层软弱滑动面和下部所述短抗滑桩顶部的所述潜在越顶滑动面的滑坡下滑力;
⑥计算所述长抗滑桩加固后的滑坡体在步骤⑤下滑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
⑦如果步骤⑥的安全系数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加大所述长抗滑桩和所述短抗滑桩的桩长和/或桩截面,重复步骤②至步骤⑥,直至步骤④和⑥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