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228.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飞;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变电站 监测 接地 电阻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接地体、电极接线、电流钳、防护器、拔插端、凹槽壁、扶手架、测量箱体、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测量箱体上设有若干拔插端,对应位置设有组合式凹槽壁与防护器,插槽框组合页接轴实现可单侧外翻的特性,多支架组合构成能够供电流钳线头插入的开口通道结构,限位片弯曲度较大,设于电流钳线头插入的外围处,具有较好的限位性,连插接处产生运作热量,能够提高导热板相通散热孔排热的效率,接头处具有支撑性,能够有效提高拔插实用性,进而提高接头拔插的灵敏性,是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属于接地电阻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击放电、开关动作或电磁负载启停时所产生的电涌是对变电站系统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因素,威胁着配电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通过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对所有可能暴露在雷电中的架空输电线路应通过将任何电涌转移到地面的装置进行保护,但现有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接头直接与接电端相连,支撑间隙过短容易导致接头松动,长期弯曲的接线容易降低接点灵敏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接头直接与接电端相连,支撑间隙过短容易导致接头松动,长期弯曲的接线容易降低接点灵敏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接地体、电极接线、电流钳、防护器、拔插端、凹槽壁、扶手架、测量箱体、处理器,所述测量箱体上设有内嵌式处理器,所述测量箱体表面带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拔插端,所述拔插端开口相连接电流钳线头,所述电流钳前端夹接对应电极接线,所述测量箱体示图前壁一体成型有结构不变的扶手架,所述凹槽壁成型于对应拔插端安装的测量箱体表层壁面上,所述拔插端上设有装配式防护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器包括插槽框、底架、限位片、页接轴、固架、挡片、散热孔、导热板,所述插槽框内下部设有底架与固架,所述固架上部配设具有弧度的限位片与挡片,所述固架通过页接轴相连拔插端外壁层,所述插槽框上设有倾斜面不变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槽形成贯通式散热孔,所述插槽框外翻后可活动吻合凹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架安装高度低于拔插端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接线前端对应相连接地体。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壁形状相对应防护器。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开口可导接电流钳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拔插端表面开口相对应挡片。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测量箱体上设有若干拔插端,对应位置设有组合式凹槽壁与防护器,插槽框通过底部页接轴实现可单侧外翻的特性,底架组合固架、挡片组合构成能够供电流钳线头插入的开口通道结构,限位片弯曲度较大,设于电流钳线头插入的外围处,具有较好的限位性,连插接处产生运作热量,能够提高导热板相通散热孔排热的效率,接头处具有支撑性,能够有效提高拔插实用性,进而提高接头拔插的灵敏性,是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涌监测用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防风沙箱式基地综合楼
- 下一篇:一种高节能纳米真空蒸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