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种子点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1210.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生健;王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沈悦涛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种子 点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基种子点播器,包括吸取种子的针管盘和点播管,其中,针管盘包括设有内腔的盘体、均布安装在盘体上的吸附针管和连接头,点播管的一端通过转接螺母与连接头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转接头与PVC软管相连通,在点播管与连接头连接的端部上设有一点播透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时只需与真空泵连接,通过手指点按点播透气孔就能完成种子的吸附,且由于针管盘设有多个吸附针管,点播时可以同时吸取多粒种子,一次性放入培养皿内,减少实验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点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基种子点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对种子进行点播培养时,多使用镊子进行点播,但对于较小的种子进行点播时费时费力,极大的减小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约研究员的时间方便试验的后续进行急需一种工具方便研究员的点播工作,申请号为201821649405.8的中国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种子点播笔,可代替镊子进行种子的点播,操作相对镊子比较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每次操作也只能吸取一个种子,点播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点播效率高的培养基种子点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培养基种子点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取种子1的针管盘2和点播管7,针管盘2包括设有内腔的盘体、均布安装在盘体盘面上的吸附针管和连接头3,点播管7的一端通过转接螺母4与连接头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转接头8与PVC软管9相连通,在点播管7与连接头3连接的端部上设有一点播透气孔3。
进一步地,所述点播管7上还套装有防滑橡胶圈5,防滑橡胶圈5上开设有位置与所述点播透气孔3对应的通孔6。
进一步地,所述点播管7两端螺纹连接处均使用聚四氟乙烯带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盘、点播管、转接螺母和转接头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时只需与真空泵连接,通过手指点按点播管上的点播透气孔就能完成种子的吸附,且由于针管盘设有多个吸附针管,点播时可以同时吸取多粒种子,一次性放入培养皿内,减少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另外,点播器使用的材料为铝合金,重量轻并且耐用,减少在研究人员点播过程中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针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接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点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子;2、针管盘;21、盘体;22、吸附针管;23连接头;3、点播透气孔;4、转接螺母;5、防滑橡胶圈;6、通孔;7、点播管;8、转接头;9、PVC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节能高效率纳米真空镀膜仪
- 下一篇:及膝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