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10619.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502;H01R13/627;H01R13/629;H01R13/639;H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合式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如此,使滑动式扣接更顺畅从而减少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信号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一般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动力锁定杆,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器上,用于连接和断开该连接件与互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
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通常应用于需要大的力来配合和脱离对接连接器。例如,连接和断开对接连接器期间遇到的端子和外壳摩擦力可能使操作难以用手执行。
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也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例如汽车应用,在该应用,连接件组件遭受振动和冲击力。实际上,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振动和碰撞非常严重的交通工具马达或马达框架上。
为了确保两个配合连接件之间的适当安装以及为了允许端子和端子插脚适当接合,制造的这种连接件组件在连接件外壳之间带有额定“游隙”。该游隙确保,在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尺寸变化下,连接件仍然可以安装在一起。但是,当遭受振动和冲击力时,该额定游隙引起连接件的相对运动。由于连接件之间的额定游隙的缘故,连接件外壳、端子及其它部件磨损相当快,并损坏连接件组件提供的部件和电连接件。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扣接更顺畅从而减少磨损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用以与板端连接器相对接,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壳体还设有用以侧向顶持所述滑动装置的弹臂,所述弹臂上设有位于所述扣槽内部前端的弹臂凸点,所述弹臂凸点前方与侧方分别设有倾斜的前端引导面和侧端引导面,所述滑动装置于扣槽的另一面设有左右方向凹陷延伸的锁定槽,所述弹臂凸点未受卡柱顶持时用以锁定滑动装置左右滑动,所述弹臂凸点受卡柱顶持后用以延伸至锁定槽内从而解锁滑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槽包括与背面扣槽相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位于所述扣槽的前端,且位于所述锁定槽的侧端,所述锁定槽临近所述贯穿槽一侧较高,远离所述贯穿槽的一侧较低,且最低处设有断层状台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装置为板状,所述凸轴与锁定槽位于所述滑动装置同一面上;所述扣槽及滑动导槽位于所述滑动装置另一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卡柱,相应侧面的所述滑动装置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0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