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9853.7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瑞 |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采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板与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底板上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能够在采摘过程中根据培菌架的高度对使用者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采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食用菌采摘效率地提升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但是现有的食用菌采摘装置大多采用采摘车,但是这种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根据培育架的高度自主调节采摘高度,效率较低,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食用菌采摘装置大多采用采摘车,但是这种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根据培育架的高度自主调节采摘高度,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板与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底板上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螺口内的螺纹为相反设置,所述移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贯穿转动腔并与承载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置物板,多个所述置物板上均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放置盒。
优选的,多个所述移动机构与均为万向自锁轮。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设有缓冲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承载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食用菌采摘装置,通过推动推板利用底板底部的移动机构实现整体装置的移动,当使用者需要采摘时站立在承载板上,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进行连接,可在主动轮转动过程中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此时在从动轮的带动下跟随转动;
2、该食用菌采摘装置,通过安装在螺纹杆上的两个移动块在相反螺口的设置下相对移动利用连接杆推动承载板使其承载板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能够在采摘过程中根据培菌架的高度对使用者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主动轮与从动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瑞,未经于文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9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鲜膜切割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氩弧焊机器人拉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