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8540.X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4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艳斐;王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茅台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29/11 |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邵朋程 |
| 地址: | 56450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分离式反应釜,包括固定反应釜体、活动釜盖、可分离式反应筛和可升降式搅拌装置;可分离式反应筛置于固定反应釜体的内部,活动釜盖置于固定反应釜体的顶端敞口处;所述可升降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电机、竖直固定杆和升降调节件;所述可分离式反应筛呈圆柱形框架结构,筛体四周由圆柱形筛面围拢形成,顶部敞口,底部为可活动筛网,可活动筛网的一边通过铰链与反应筛筛面的底部铰接,可活动筛网的另一边通过开合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将反应釜设置为分体式,通过在反应釜内放置可分离式反应筛,以及可升降式搅拌装置的配合设计,可使得反应后的固体物料能直接通过可分离式反应筛的上提而实现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或石油、化工、橡胶、农药等生产企业。现有反应釜大多是应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反应后的产物可直接通过底部放料阀排出;然而对于固液之间的反应,如何将反应后的固体物料高效分离则成了难题。如对于纤维类材料或固体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时,需要将固体物料浸入改性剂中进行处理,采用现有反应釜虽可完成固体物料的表面改性,但反应后的料浆往往需要脱水筛、过滤机或压滤机等辅助设备才能实现固液分离,处理工艺复杂、能耗高,而且需要专人进行卸料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分离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分离式反应釜,包括固定反应釜体、活动釜盖、可分离式反应筛和可升降式搅拌装置;
可分离式反应筛置于固定反应釜体的内部,活动釜盖置于固定反应釜体的顶端敞口处,将固定反应釜体的内部空间密封;
所述可升降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电机、竖直固定杆和升降调节件,升降调节件套在竖直固定杆上,且能相对于竖直固定杆上下移动,升降调节件通过水平支撑杆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与搅拌桨传动连接,搅拌桨竖直布置;
所述可分离式反应筛呈圆柱形框架结构,可分离式反应筛的筛体由筛面围拢形成,可分离式反应筛的顶部敞口,可分离式反应筛的底部为可活动筛网,可活动筛网的一边通过铰链与反应筛筛面的底部铰接,可活动筛网的另一边通过开合开关控制。
优选的,所述开合开关为弹簧连杆开关,弹簧连杆开关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竖直布置,第一连杆与可分离式反应筛的筛体连接,第一连杆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第二连杆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杆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可活动筛网右边的水平弯折部。
优选的,在可分离式反应筛的顶部还设置有方便吊起的吊环。
优选的,在固定反应釜体的顶部周圈设置有向外凸伸的水平凸缘,所述活动釜盖的边缘处扣合在水平凸缘上,在活动釜盖的中心设置有方便搅拌桨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反应釜设置为分体式,通过在反应釜内放置可分离式反应筛,以及可升降式搅拌装置的配合设计,可使得反应后的固体物料能直接通过可分离式反应筛的上提而实现分离。本实用新型比较适合固液之间的反应,能大大减少反应后料浆中固液分离的时间,缩短整体反应用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可分离式反应筛的底部设置可活动筛网,可分离式反应筛内部的固液反应完成后,可通过打开底部可活动筛网,使可分离式反应筛内部的固体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转移至储料池中,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釜盖闭合时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釜盖开启时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茅台学院,未经茅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8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