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7496.0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鹤贤;陈升;刘优强;张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系统 | ||
1.一种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及第三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及第三换热单元均包括喷淋塔和循环罐,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及第三换热单元的喷淋塔依次相连,氨气能够经过所述喷淋塔吸收后从所述喷淋塔排出;
每一所述循环罐上设有将水抽上所述喷淋塔进行喷淋的循环泵,所述喷淋塔与所述循环罐之间连接有两用换热器,靠近所述喷淋塔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喷淋塔与所述循环罐之间连接有用于回水的回水管道,每一循环罐顶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回水管道上靠近所述喷淋塔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回水管道还与所述两用换热器相连,靠近所述两用换热器设有第三阀门;
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两用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一介质管道,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两用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二介质管道,所述第三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两用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三介质管道,所述第一介质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介质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三介质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
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循环泵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循环罐上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循环泵与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循环罐上连接有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循环泵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循环罐上连接有第三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有第八阀门,所述第三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九阀门;
每一所述循环罐上设有原液进出口和用于通入新的水的进水口,所述两用换热器上能够对原液进行蒸氨预热或者对氨水进行降温,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循环罐上连接有用于回收所述循环罐内符合回收标准浓度的回收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用换热器包括内管、外管及介质管,所述介质管套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套在所述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用于通过水或者蒸汽,所述内管、外管连通并用于通过氨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锥面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通过氨水的通孔,所述内管的两端为开口,所述外管上设有外管连接法兰,所述介质管呈螺旋形,所述介质管的端部横向突出设于所述外管,所述内管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外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冷拔管,所述介质管为钢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上在所述外管所在侧套接连接有保护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由冷拔管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端部与所述介质管钎焊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管、外管钎焊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氨和吸氨两用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中两用换热器的介质管与所述第一介质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第三换热单元中两用换热器的介质管与所述第二介质管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74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清洁辊粗糙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