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用极化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7057.X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彭雷;王威;陈宇;罗晓鸿;谢凡;王钻;祖云鹤;占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思林发电厂;武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黄陂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艺玮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保护 在线 监测 系统 极化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用极化探头,包括:内壳,其内填充有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晶体;极化试片,其恰好套设于所述内壳底部的外侧;陶瓷塞,其与所述极化试片内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连接以将所述内壳的下开口密封;外壳,其与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腔室,其内填充有环氧树脂;紫铜棒,其竖直位于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晶体中;自腐蚀试片,其竖直位于环氧树脂中且与极化试片具有间距,所述自腐蚀试片下端和极化试片的下端均暴露在外;测试导线,其为三芯电缆,所述测试导线的三根线分别连接紫铜棒、极化试片和自腐蚀试片,所述测试导线从外壳上封头穿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极大简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用极化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线建成使用,尽管地铁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地铁泄露到大地中的电流极大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管道受到的杂散电流干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现在对管道的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在腐蚀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并预防。且由于管道巡线及施工人员阴极保护知识的不足,无法保证阴极保护电位测量的准确性,人工维护的误差大,成本高。而管道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实时有效的监测,可以在腐蚀发生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采取防腐蚀措施,同时维护简单,不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
阴极保护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需要用到智能测试桩。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智能测试桩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硫酸铜参比电极。传统的硫酸铜参比电极用在测量管道保护电位时,测量到的是从管道到硫酸铜参比电极所在土壤处的电位差,而真实的管道保护电位应该是管道和管道表面防腐层所接触处土壤的电位差。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差值,即IR降,IR降是电流流动在管道和参比电极之间的土壤上产生的电压降。决定IR降的大小最重要的可控因素即管道到参比电极之间距离。极化探头通过一个极化试片和管道连接,使得极化试片和管道达到同一极化程度,极化试片紧贴着参比电极,最大限度的消除极化试片和参比电极之间的IR降,实现对管道保护电位的精确测量。此外,由于极化探头需要随测试桩埋设,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监测,需要极化探头可以稳定的使用较长时间。
现有的极化探头大多存在使用寿命较短或者采用内嵌参比结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用极化探头,采用PVC排水管作为壳体,产品的抗压性好,坚固耐摔;采用环形钢试片作为极化试片,最大限度的消除IR降,并且带有圆柱形的钢质自腐蚀试片,可以测量管道的自然电位;采用微渗陶瓷塞作为半透膜,可以让硫酸铜溶液以一定的速率渗透,在保证电位的同时,实现长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阴极保护在线监测系统用极化探头,包括:
内壳,其为PVC排水管,所述内壳上开口通过内壳上封头密封,所述内壳中填充有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晶体;
极化试片,其为套筒形且恰好套设于所述内壳底部的外侧,所述极化试片下端凸出于所述内壳的下端;
陶瓷塞,其为具有空隙结构的半透膜,所述陶瓷塞上表面紧贴所述内壳的下底面设置,所述陶瓷塞与所述极化试片内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连接以将所述内壳的下开口密封;
外壳,其也为PVC排水管,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和外壳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外壳上开口通过外壳上封头密封,所述外壳下开口通过外壳下封头密封以使得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腔室,其内填充有环氧树脂;
紫铜棒,其竖直位于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晶体中,所述紫铜棒上端从内壳上封头穿出位于环氧树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思林发电厂;武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黄陂分公司,未经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思林发电厂;武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黄陂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7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观察虫类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蓝牙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