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多媒体的电梯门双重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6924.8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9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梯影传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14 | 分类号: | B66B13/14;B66B5/00;B66B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多媒体 电梯 双重 感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多媒体的电梯门双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板、第二感应板、微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无线传输器、感应槽、永磁体和干簧管,可在电梯门日常开启闭合时,通过永磁体和干簧管之间距离的变化进行实时感应,并通过干簧管将信号传输到数据转换器内部,通过数据转换器进行信号采集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微控制器内部,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相应的动力机构,实现控制电梯的正常运行,同时可通过无线传输器将微控制器的信号进行传输到外界多媒体上,可方便工作人员实施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直观的监测,避免电梯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多媒体的电梯门双重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通过感应装置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
但是目前使用的电梯门感应装置为单一的感应装置进行实时控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器件发生故障,容易导致电梯门无法正常进行工作,从而对乘坐人员造成人身的伤害,降低了电梯门使用的整体安全性,同时现有的电梯门感应装置无法进行连接外界多媒体设备,无法进行感应控制信息的实时传送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多媒体的电梯门双重感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连接多媒体的电梯门双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板,所述第一感应板的一侧通过弹性防护带固定安装有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相对的一侧表面皆开设有感应槽,所述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表面感应槽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永磁体和干簧管,所述第二感应板的内部通过隔板隔开设置有传输腔室,所述传输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据转换器,所述数据转换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传输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永磁体和干簧管的数量相等,且永磁体和干簧管位置一一相互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感应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对接口,所述第二感应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输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红外感应器、数据转换器和无线传输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感应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电源槽,且电源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红外感应器、数据转换器和无线传输器电性连接,且电源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感应器、干簧管、数据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进行电梯门日常感应使用的过程中,可将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分别嵌入安装到电梯门相对闭合接触的两端口处,在电梯门日常开启闭合时,通过永磁体和干簧管之间距离的变化进行实时感应,并通过干簧管将信号传输到数据转换器内部,通过数据转换器进行信号采集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微控制器内部,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相应的动力机构,实现控制电梯的正常运行,同时可通过无线传输器将微控制器的信号进行传输到外界多媒体上,可方便工作人员实施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直观的监测,避免电梯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梯影传媒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梯影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6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液喷注系统及应用它的烟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基坑装配式支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