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6389.6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卓均;罗韵芯;何桂森;梁少焕;高岩;伍梓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卓均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钟骁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绿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排水 排污 管道 | ||
1.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第一污水流通管(1)、杂物截留管(4)和第二污水流通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截留管(4)位于第一污水流通管(1)的右侧且与第一污水流通管(1)相连通,所述第二污水流通管(5)位于杂物截留管(4)的右侧且与杂物截留管(4)相连通,所述杂物截留管(4)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18),所述杂物截留管(4)的内腔开设有杂物截留槽(15),所述杂物截留槽(15)的底部开设有对接槽(10),所述杂物截留槽(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板(8),所述杂物截留管(4)的顶部开设有插接通孔(12),所述插接通孔(12)的内腔插接有活动插管(9),所述活动插管(9)的底部延伸至对接槽(10)的内腔并与对接槽(10)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活动插管(9)的顶部贯穿至对接板(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板(6),所述活动插管(9)的内腔开设有空槽(11),所述空槽(1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金属过滤网(14),所述空槽(1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纤维过滤网(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流通管(1)的内腔开设有第一流通槽(16),所述第二污水流通管(5)的内腔开设有第二流通槽(17),所述第一流通槽(16)和第二流通槽(17)均与杂物截留槽(1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流通管(1)表面的右侧和第二污水流通管(5)表面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2),所述杂物截留管(4)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3),两个所述第一法兰盘(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法兰盘(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板(6)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对接板(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过滤网(13)滤孔的孔径为零点一厘米,所述金属过滤网(14)滤孔的孔径为零点五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卓均,未经何卓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63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