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5599.3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夫盖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19/01;F28F9/00;F28F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水泥 电厂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该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过滤框对其进行过滤,避免其内部掺杂的灰尘等杂质腐蚀导热管,降低其使用寿命,过滤完的杂质通过活动盒进行收集,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导入到导热管内,通过水吸收废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回流管回流到水箱内反复进行吸收,同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固定轴和扇叶转动,通过扇叶扇动回收箱内的空气,提高其流动速率,从而使其热量回收更为高效,达到了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且余热回收效率更加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在水泥和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雾,而这些烟雾中通常带有较多的热量,如果不对其进行回收会产生较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的预热回收装置效率较低,且其无法对烟雾中掺杂的灰尘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对余热装置产生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所以现在提出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具备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且余热回收效率更加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热回收装置效率较低,且其无法对烟雾中掺杂的灰尘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对余热装置产生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且余热回收效率更加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连通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回收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右侧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水箱的一端与导热管连通,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并位于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延伸至回收箱的内部,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并位于回收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回收箱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并位于过滤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盒,所述活动盒的顶部与过滤框的底部接触,所述回收箱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活动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盒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表面并位于回收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右侧与回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水泥、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夫盖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塔夫盖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5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