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修复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5366.3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景灿;周秋红;张江林;喻玲;付小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复刀,修复刀包括刀头、刀柄以及遮挡件,刀头具有刀刃,刀头与刀柄连接;遮挡件与刀头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沿刀刃的延伸方向遮挡件对刀刃的遮挡部位。使用时,利用遮挡件将不与皮肤组织接触的刀刃的部分遮挡起来,在操作修复刀祛皮的过程中,刀刃不与皮肤组织接触的位置至少部分可以被遮挡件遮挡,降低了操作者与刀刃接触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被刮伤的风险。同时,遮挡件可以相对于刀头运动,能够在祛皮作业过程中实时调整遮挡件的位置,修复刀的使用灵活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复刀。
背景技术
在皮肤修复时,尤其是胼胝修复时,需要利用修复刀祛除多余的皮质。其中,胼胝是足部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长期受压和摩擦后活性增强,逐渐形成平整增厚的角质层,造成足跖压力增高且分布不均匀而出现疼痛的一种表现,具有难治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已有确切证据表明胼胝的形成是并发足部溃疡的高风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定期使用刀具清除胼胝组织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减轻足部压力,预防溃疡的发生。而在去除胼胝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非常谨慎,切开表皮角质层增厚边缘部分时应稍倾斜进刀,每次去除薄片角质层,以避免损伤正常皮肤组织。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用于祛除胼胝组织的刀具使用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医护人员作业时,一只手定位足部待祛皮位置,另一只手拿持刀具,祛除组织过程中易划伤定位足部的手,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刀,其能够提高祛除胼胝组织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操作者的手部被划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实施例提供一种修复刀,修复刀包括:
刀头、刀柄以及遮挡件,刀头具有刀刃,刀头与刀柄连接;遮挡件与刀头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沿刀刃的延伸方向遮挡件对刀刃的遮挡部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挡件与刀头滑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头的一侧设置有滑槽,遮挡件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滑槽沿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槽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挡件设置有容置槽,刀刃被遮挡件遮挡的部位嵌入容置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修复刀还包括承托板,承托板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接触板面,刀头与承托板转动连接,用于调整刀头的侧面与接触板面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刀刃与接触板面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托板与刀头的转动配合位置处设置有阻尼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头与刀柄转动连接,且刀头与刀柄的转动轴线与刀柄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头上设置有研磨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头上设置有收纳槽,用于收纳由修复刀祛除得到的皮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5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紧固的定钳缸体
- 下一篇:一种榫卯拼接桌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