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4176.X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孟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2;B22C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 湿砂模 大型 活塞 铸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包括设于型腔相对位置上的卡口,连接卡口并沿型腔底部边缘外侧弧形设置的内浇道,连通内浇道侧边并延伸至型腔内壁的内浇口,型腔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与内浇道相对应抵接的第一冷铁,内浇口流量大于卡口流量,卡口流量大于内浇道流量。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减少铸件缺陷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活塞由于铸件本身外型结构复杂,壁厚不均,要求高压承载及耐磨性突出,在铸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浇注系统充型不稳定,外观冲砂及夹渣严重,顶部位置极易出现表面凹陷现象,给铸造工艺带来重重困难;采用传统的重力铸造生产,往往存在夹渣、缩孔、缩松缺陷,造成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从而实现减少铸件缺陷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包括设于型腔相对位置上的卡口,连接卡口并沿型腔底部边缘外侧弧形设置的内浇道,连通内浇道侧边并延伸至型腔内壁的内浇口,型腔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与内浇道相对应抵接的第一冷铁,内浇口流量大于卡口流量,卡口流量大于内浇道流量。
具体的,所述型腔成型的铸件为活塞,活塞为柱体结构,活塞从其底部向内设有内腔,活塞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内腔的通孔。
具体的,所述活塞的底部设有对称的弧形部,弧形部的外侧与第一冷铁的底面齐平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冷铁的底面与内浇道贴合设置,内浇道上的内浇口从其中心内侧呈弯折结构向弧形部的内壁延伸。
具体的,所述型腔的顶部周向部分环绕设有第二冷铁,第二冷铁上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溢流柱,溢流柱的底部内侧与型腔连接。
具体的,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还包括浇注流道组件,浇注流道组件连接两组卡口,一组相对的卡口浇注一型腔。
具体的,所述浇注流道组件包括连接汤口的主浇道,分别从主浇道两端延伸向不同型腔的分支浇道;分支浇道连接卡口。
具体的,所述卡口流量、内浇道流量、内浇口流量的比值为18:13: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球墨铸铁湿砂模大型活塞铸造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在型腔相对位置上设置卡口、内浇道和内浇口的位置配合,有效改善铸件顶部位置的成型效果,避免铁水在冷凝过程中因体积变化造成的表面凹陷或缩孔问题;卡口、内浇道和内浇口的流量比设置,型腔内成型稳定;浇注流道组件使得整个浇注过程中铁液冲程最短,同步降低两型腔的浇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卡口、2内浇道、3内浇口、4第一冷铁、5活塞、51内腔、52通孔、53弧形部、6第二冷铁、61溢流柱、62发热冒口、7汤口、71主浇道、72分支浇道、73直浇棒、74直浇棒窝、75积渣块、76滤渣片、77液压钳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4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薄缸体防涂料流淌组芯结构
- 下一篇:生产中快速识别错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