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4115.3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热敏电阻 电容 峰值 吸收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尤其是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它包括变压器、热敏电阻、非极性电容、二极管、极性电容以及电阻,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二极管的输入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非极性电容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输出端和非极性电容的第二端共同连接极性电容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晶界导电由热电子发射传导瞬间转变为电子地道传导,其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当存在过电压时,晶界电子地道效应抑制过电压峰值增长,吸收部分过电压量,从而起到对线路或设备的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尤其是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
背景技术
许多电路采用晶闸管等可控硅来实现电流、电压等参数的控制。但公知的,双向晶闸管或者其他可控硅元件承受高峰值电流的能力较差。当电路形成高峰值可能会损坏电路或者电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压器、热敏电阻、非极性电容、二极管、极性电容以及电阻,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二极管的输入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非极性电容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输出端和非极性电容的第二端共同连接极性电容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与极性电容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为了防止220V交流电网对电路的差模高频干扰,在一些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电器中设置L1、L2,构成抗干扰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为无极性电解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极性电容为极性电解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热敏电阻独特的晶界结构,在一定电场下,晶界导电由热电子发射传导瞬间转变为电子地道传导,其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那么,当存在过电压时,晶界电子地道效应抑制过电压峰值增长,吸收部分过电压量,从而起到对线路或设备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热敏电阻和电容做峰值吸收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压器T1、热敏电阻NTC、非极性电容C1、二极管D1、极性电容EC1以及电阻R,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NTC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连接非极性电容C1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和非极性电容C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极性电容EC1的正极,极性电容EC1的负极连接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与极性电容EC1并联。
所述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为了防止220V交流电网对电路的差模高频干扰,在一些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电器中设置L1、L2,构成抗干扰电路。
所述非极性电容C1为无极性电解电容。
所述极性电容EC1为极性电解电容。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4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