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3421.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H01R25/00;H01R13/641;H01R1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达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实验 管理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包括实验管理柜机,所述实验管理柜机的顶部固定有网络交互装置,且所述实验管理柜机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后方由上至下叠层设置有三组服务器,三组所述服务器的背部对称设置有接口装置;将延长线缆对应插入各个接线插槽内与服务器背部的接线槽进行连接,各个延长线缆另一端集中安装在集线装置上的各个辅接插槽上,辅接插槽为双面接口,且均设置有相匹配的标号,便于线缆的集中管理,在进行外部设备的连接时,根据标号进行外部设备的连接,连接便利的同时可防止线缆杂乱缠绕,保持机房内的整洁度,同时方便各个线缆的管理,在出现连接故障时可快速查找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现有的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载在实验管理柜机上使用,柜机内的设备与外界实验装置和数据存储装置采用线缆进行交互,连接使用的线缆数量较多,导致柜机背部线缆杂乱缠绕,影响机房内的整洁,且杂乱的线缆存在过热燃烧的安全隐患;
2、柜机背部线缆杂乱缠绕,出现故障时不易排查,且损坏的线缆拆离不变,存在使用上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具有线缆集中管理,保持机房内整洁,方便损坏线缆排查与更换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实验管理系统装置,包括实验管理柜机,所述实验管理柜机的顶部固定有网络交互装置,且所述实验管理柜机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后方由上至下叠层设置有三组服务器,三组所述服务器的背部对称设置有接口装置;
所述实验管理柜机的背部固定有接线架,所述接线架上开设有对称所述服务器接口端的接线插槽,所述接线插槽上贯穿有连接所述服务器接口端的延长线缆,所述延长线缆的另一端设置有集线装置;
所述集线装置包括集线盒、线缆护套和辅接插槽,所述集线盒的内部连接有环形结构的所述线缆护套,所述线缆护套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所述辅接插槽,所述线缆护套一端的所述辅接插槽连接所述延长线缆,另一端的所述辅接插槽连接有传输线缆。
优选的,所述集线装置数量与所述接口装置的数量相匹配,且所述集线装置上开设的辅接插槽与所述接口装置上开设的接线插槽规格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线缆护套两端对称开设的辅接插槽上设置有匹配所述接线架的插槽标号。
优选的,所述传输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数据存储装置和实验装置。
优选的,所述集线盒的外壁开设有镂空的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柜门的前表面固定有透明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3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无线监测功能的胃管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