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2396.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2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平;王铁;高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市气候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L29/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施 温室 农资 使用 监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包括摄像模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读取模块以及触摸显示模块,其中所述近场通信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农资包装的近场通信标识,将所述标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用于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和身份记录,还用于对农资包装的标识码进行识别,将所述标识码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所述触摸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提供信息进行显示以及接收使用者的输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进行信息数据存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能够提高农资使用过程的信息采集效率、增强使用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到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农产品是既是食品的组成部分,又是食品原料的重要来源;而农业种养殖过程中农兽药等投入品不合理的使用是导致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的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环境污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围绕化肥农药减施,我国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战略目标。因此,提高农业投入品的管控能力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实现“肥药双减”目标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现有农资使用以简单信息记录为主,多采用纸质方式进行记录,导致数据无法电子化、记录易出错、不便于查询。也有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采用手机APP形式记录,但也还存在着问题:
1)手机APP中对于使用人、使用物品、使用量等信息多采用填写方式,无法自动获取,导致效率低下、易发生造假行为;
2)记录时对于用法、用量等信息无法进行有效预警,导致产生过量使用的风险;
3)使用过程无法进行有效过程记录,导致追责困难。
随着农资标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图像识别、视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提高农资使用过程的信息采集效率、增强使用过程的透明化管理已成为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机APP中对于使用人、使用物品、使用量等信息多采用填写方式,无法自动获取,导致效率低下、易发生造假行为,以及数据记录时对于用法、用量等信息无法进行有效预警,导致产生过量使用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能够提高农资使用过程的信息采集效率、增强使用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设施温室农资使用监管装置,包括摄像模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读取模块以及触摸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至摄像模块、近场通信读取模块以及触摸显示模块;
所述近场通信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农资包装的近场通信标识,将所述标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摄像模块用于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和身份记录,还用于对农资包装的标识码进行识别,将所述标识码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
所述触摸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提供信息进行显示以及接收使用者的输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进行信息数据存储。
另外,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其他模块获取的信息无线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以及无线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的信息指令。
另外,所述装置还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感应设施温室中的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市气候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市气候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2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